在智能化生产车间,巴基斯坦客商现场察看产品质量。 张宜明摄
中国江苏网讯 “这就是工匠精神,打造出来的产品让我眼前一亮!”7月31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淮海控股集团新品发布会上,印度知名上市公司KSL公司总经理Dhiraj Bhagchandka兴奋地告诉当地媒体。当天淮海控股集团一举发布锂电物流车、锂电高速电摩、锂电两轮车、锂电微型客车等多款新一代锂电化、智能化产品,受到印度经销商及终端客户的追捧。这些蕴含着“工匠精神”的绿色智造新品,是淮海集团不断创新技术水平,并融合环保、智能等产品发展方向的结晶。
日前,江苏机械工业推进高质量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淮海控股集团荣获“全省机械行业创新型先进企业”“江苏省机械工业智能制造示范单位”两项荣誉称号。“高质量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需要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以工匠精神为智能制造赋能。”董事长安继文接受采访时说。
“拼命三郎”和“节能工匠”
“公司不需要我加班的时候,我就自己回家加班。”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淮海控股集团研发工程师闫超从事车辆研发工作已有20余年。“进厂第一天就给自己立下规矩,无论干什么活,要想尽办法干到最好。”闫超说。
排放达不达标,关键在于发动机。闫超带领团队承担了研发环保发动机的艰巨任务,在原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加大机油室结构、加强散热缸头、加大冷却水道等三项技术结合,终于攻克了发动机热负荷居高不下、使用寿命短这个老大难问题,实现了电动、油动、混动等多种模式下工作,整车能耗节约30%以上,排放降低50%以上,项目入围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候选名单,获徐州市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第三名。
陈德才2013年进入淮海集团成为一名技术人员,六年间由普通员工成长为集团节能降耗能手,并被徐州经开区授予“金龙湖工匠”称号。他开发的多工位级进模技术提高了冲压产能,一年实现降本增效200余万元;他开发的行业首创跨骑车型工具箱体及尾灯板整体辊压技术,将12道工序改进为1道工序,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他带领团队推广应用焊接机器人技术,将车厢车架焊接效率提升20%,焊接质量及强度成为行业标杆。
四类群体,锤炼匠人之基
闫超、陈德才只是众多淮海工匠中的普通一员,他们优化工艺技术、解决生产难题、形成典型工艺规范,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放眼淮海,要想让企业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需要全体职工都持有“工匠精神”。
“淮海集团将‘工匠精神’融入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着力打造四个优秀群体——精益化的员工群体、专业化的基层群体、职业化的中层群体和专家化的高层群体,通过这四类群体的打造,让更多的淮海工匠不断涌现。”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安继文说。
有关数据统计,在淮海控股集团万名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35%以上,其中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15%。约有85%的一线工人获得职业技能认定,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同行比例。这些精益型、专业型、职业型、专家型群体,为“淮海工匠”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从涌现劳模工匠,到系统培养淮海工匠,再到全面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淮海使每名员工接受工匠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公司技术、营销、生产、管理各专业管理线逐条对照工匠精神,切合专业线工作特点,形成涵盖各专业线全员的行为规范。
匠心为本,打造全省精益标杆
从创建伊始,淮海集团便以匠心标准严格要求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实施产品质量制胜战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潜心、匠心打造符合四化(锂电化、智能化、互联化、国际化)、五高(高颜值、高科技、高质量、高价值、高销量)标准的产品平台、市场平台和管理平台,从研发源头到市场终端,建立全流程的一把手质量责任制管理机制,强化合格供应链体系管理,制定5年保修期内配件更换率1‰的强制性考核标准,部件物资全检100%合格再使用、再转序的强制性管理标准。
自2007年开始,淮海控股引入世界最先进的工业管理模式——精益生产管理,以“强精益、提质量、促发展”为目标引领,打造全省精益标杆企业。建强德才配位的精益管理团队,抓好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中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考核改善管理,将精益管理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开展各类质量培训活动。通过举办全员零缺陷质量文化培训,使得“零缺陷”质量理念在全公司得到广泛传播,改变和提升了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责任感。设立质量改进项目奖、质量卓越奖等,以表彰质量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的集体和在质量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常年开展“工匠精神”主题文化培训和技能比武大赛,深化全员对“工匠文化”的认识,形成一种“人人勇当赛场高手、个个争做完美工匠”的氛围。
助推企业,奔向世界级
上半年,淮海集团捧出亮眼“成绩单”——摩托车、电动车产销量同比去年增长15%,创历史新高,在行业中实现逆势增长、一枝独秀,延续14年行业第一的底气。与此同时,智利、巴基斯坦、印度海外基地已开始属地经营,国际化发展步伐铿锵有力,内销和出口两条线齐头并进。
“面向未来,淮海控股集团提出更加宏大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实现世界级的国际化、锂电化第一品牌第一销量微车企业,布局全球,登顶‘珠峰’,向‘世界之巅’更进一步。”安继文自信地说,“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品质产品,高品质的产品必须有更多钻研探索、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企业‘工匠’,让工匠精神成为淮海事业发展的源泉动力。”
张 玮 朱红雨
淮海新语
从工到匠释放“新能量”
□ 田厚钢
闫超荣获徐州市云龙区“十大工匠”称号;
陈德才荣获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龙湖工匠”称号……
淮海员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最美内涵。正是他们比别人用心、用情、用劲,所以才成为企业的翘楚、行业的工匠。由此可见,“工匠精神”不仅是一个人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的态度,而且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更是一种高超的技能,时刻充满干事业的激情和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微型车辆制造业旗舰的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安继文对此有深刻的见解:要在全集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尊崇匠心,敬重工匠,厚植工匠的生长土壤,形成技能兴业、岗位成才的时代风尚,让追求极致成为企业名片。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几乎每一次引起产业变革的创新创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它催生各行各业的探索者和发明家,推动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融合发展。“工匠精神”不仅表现为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而且包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我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众多奇迹,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践行“工匠精神”,要以一颗匠人之心干好本职工作。工匠手上有技术,脑中有知识,胸中有守正创新的心,大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们用大脑思考,凭双手创造,将简单的事做完美,将复杂的事变简单,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像淮海的陈德才,特别注重工艺技术创新,焊接质量及强度树立了行业标杆。在这种岗位成才既是企业的期望,也是员工的渴望。
践行“工匠精神”,要以一双匠人之手创造行业奇迹。一个人做事,要有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对工作不懈怠、不疏忽,原则认真,兢兢业业,追求完美。闫超是淮海多年的研发之星,对研发精进不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20多项,持续为产品品质赋能。只要沉下心来,充满激情,长期钻研,精心打磨,普通的岗位一样出彩、一样出不普通的人才。
大国之路,匠心筑梦;敬业精业,逐梦前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的共识和品质,成为引领时代的风向标,使众多员工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