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垃圾分类,很想立刻就行动起来。但我不住在垃圾分类小区,没有分类投放的垃圾桶,该怎么参与呢?”最近,南京建邺区的顾先生给记者抛来这个问题。
这段时间,不少居民都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垃圾分类,这也正是相关部门顺水推舟、培养公众好习惯的良机。
可回收物先拣出来,
举手之劳意义大
“如果顾先生家住苏州,他可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苏州垃圾分类’上留言,或者跟所在区的环卫部门联系,申请提前把他家小区纳入垃圾分类小区,配置配齐垃圾分类投放的设施。”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告诉记者。
不同于企业、机构,居民家庭产生的垃圾成分更复杂,如果不分类,就无法像建筑垃圾、农贸市场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那样,比较容易地被回收再利用。
对居民家庭的垃圾分类,何晟给出极具操作性的建议:“第一步很简单,你先把家里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分拣出来,比如纸盒、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等,既可以集中起来卖钱,也可以单独交给小区的物业或保洁阿姨收走。”
分出可回收物,这个举手之劳意义很大,它既避免了后道的人工分拣或机器分拣过程,也使可回收物免被其他垃圾污染。比如一张报纸,未沾油污是可回收物,沾上之后就成了其他垃圾,只能焚烧或填埋处理。
在江苏城乡,即便是没有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试点的居民小区,周边通常也有废品回收站或废品回收人员,废纸盒每公斤1.4元,矿泉水瓶每公斤1.8元,废报纸每公斤2.4元……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吸引很多居民参加,对于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颇有裨益。江苏翠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益鸿告诉记者,他90多岁的奶奶至今还会捡矿泉水瓶去卖废品,他自己从事环境产业,环保意识也很强,但看到路上的瓶子不好意思伸手捡,怕被人笑话。
当然,如果你不想大动干戈地攒废品卖,不妨在每天扔垃圾时,将其中的可回收物交给小区的物业、保洁阿姨或其他勤俭收卖废品的老人,他们会把这些可回收物集中收拣出售。这样的小举动,既是对环境的贡献,也是对他人的一份善意。
厨余垃圾易腐,
有必要单独处理
在把可回收物分出集中之后,第二步,居民可以尝试把厨余垃圾单独装袋投放。
厨余垃圾指的是家庭在食物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和食用后的残余。它在上海被称之为“湿垃圾”,在四川被叫作“餐厨垃圾”,叫法虽然不一,但透过概念看本质,其实就在“易腐”二字。不管是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还是中药渣、动物内脏、废弃油脂,都非常容易腐烂变质,散发臭味。
据专业人士测算,在每家每户日常丢弃的垃圾中,接近30%是可回收物,接近60%是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不仅量大,而且因其含油水、易腐烂的特点,纸盒、塑料等可回收物一旦被它沾上也会失去回收价值,所以,很有必要把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处理。
当前,我省除苏州和南京之外,大部分地方推行的垃圾分类是“三分法”,也就是区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三种,并没有把厨余垃圾单列出来。为何不将厨余垃圾单独剔出来呢?原因即在于终端处置能力还没跟上。如果终端不能对厨余垃圾加以处理,仍然要将它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烧或填埋,则前端分类的意义就打了折扣。
苏州是全国第一批餐厨垃圾处理示范城市。苏州城区目前已运行和正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共有5座,到2020年底之前,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1200吨左右。苏州城区每天实际产生的餐厨垃圾量大约在600至800吨,富余的四五百吨能力将用来协同处理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
每天多花几分钟,
习惯了就好
把“买、用、扔、垃圾分类”这个链条向前端延伸,居民可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买饮料的时候不用给吸管;买衣服的时候不用给纸袋;去超市用自备的环保购物袋;塑料袋重复使用;外卖能不点就不点,毕竟吃一次外卖会产生很多白色污染,即使点了外卖也注明不要配餐具,毕竟家里筷子、勺子都是现成的……”一位环保达人在网络上这样分享他的绿色生活经验。
上海自7月1日开始垃圾强制分类,到现在已满一个月。从讨论“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到点珍珠奶茶时说“我只要10颗珍珠,多了吃不掉,变成垃圾太浪费”,诸多可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环保,能做一点是一点。”“垃圾分类融入生活,也没那么困难。每天多花几分钟,习惯就好。”经过一个月的垃圾分类实践,很多上海人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认识。
与垃圾产生后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相比,更主动、更积极的做法是少制造垃圾。南京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副校长王家兵告诉记者,工作日期间,每天有约3800名师生在食堂用餐。学校开展光盘行动和垃圾分类教育之后,食堂一天的餐厨垃圾从过去的10桶变成现在的两三桶,总量减少六七成。吃多少买多少,既不浪费钱,也不浪费资源,何必让美味佳肴变成难以处理的餐厨垃圾呢?
苏州金鸡湖边的东方之门上亮出公益广告:“我爱苏州,我爱垃圾分类。”流光溢彩的两句话在夜空映衬下格外醒目。正在湖边散步的苏州市民王琦说,希望小区越来越美,希望天更蓝水更绿,少制造垃圾,做好垃圾分类,都是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
为了绿水青山好家园,一起拥抱新时尚吧!
记者 刘玉琴 宋金萍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