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毋庸置疑,这几年我省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速”。然而,部分地区幼儿园尤其是优质的数量仍然跟不上群众需求。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关键在哪里?记者调查中了解到,从源头扩大供给、增加优质普惠园、在城市发展布局中规划布点先行、师资力量跟进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路径。
公益普惠为先,我省正努力将学前教育从“优质优价”的市场分类定级体系,逐步调整为“优质均衡”的国民教育体系。让家长告别择园焦虑,只要路径明晰、迎难而上、动真碰硬,未来一定可期。
结构性的“难”,应用政府主导“强杠杆”解决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入园难”在江苏其实应该说是“入好园难”,即入公办园和民办园中的好园难,因为江苏幼儿和幼儿园的比例问题并不大,主要是结构问题。
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院长袁宗金教授也与王海英教授持相同看法。他以南京为例说,南京幼儿的入园率达到98%以上,这个百分比是比较高的了,但要“上好园”还是有难度的。袁宗金说,公办园财政有扶持,人员有编制,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普遍高于民办幼儿园,而收费并不高,所以老百姓都愿意让孩子上质优价廉的公办园。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已连续多年被列入省委重大改革部署,省政府及教育、财政、编办、人社等部门出台20多个省级学前教育专项文件。
“截至2018年底,全省在园幼儿255.58万名,共有幼儿园7222所。”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殷雅竹说,其中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77%,89%的幼儿就学于省、市优质幼儿园。目前,我省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力争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左右。
然而,部分地区幼儿园尤其是公办优质园的数量仍然跟不上群众需求。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关键是不断扩大供给,政府源头的供给是最强的杠杆调控。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说,我省将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在5年内每年新建300所幼儿园。“现在每1.1万常住人口有一所幼儿园,力争到2020年每1万的常住人口就有1所幼儿园。”
“南京市财政部门单设立市级专项奖补资金五年超过15个亿,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比例已经从2013年的2.87%提高到2018年超过8%,明年将达到10%以上。”南京市教育局初等教育处处长戴兴海说,南京在加快扩大政府办园规模同时,也充分调动社会办园积极性,加大财政对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民办园的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
加快改革探新路,扩普惠园增优质园
由于幼儿园没有划分学区,能否获得幼儿园学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家长就忙于四处找人托关系到目标幼儿园登记学位。少数生源充裕的幼儿园借机收取赞助费,有的收取或变相收取的赞助费高达数十万元。
如何解决江苏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保障入园施教质量?记者调查中了解到,从2016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进而尽量在规划中均衡配置幼儿园资源,使其质量相对均等,收费差距不大。
扩普惠园,更要增优质园。这几年,省财政每年拨款2000万元专项经费,在全省选择50所左右薄弱幼儿园进行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设立内涵建设专题项目,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逐步消除各类普惠性幼儿园之间的等级差异,努力实现优质普惠。
怎样对待和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目前是许多地区都面临的难题。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实行了招投标政策,对中标的办学者实行免租金、免装修、免物业管理费等优惠政策。同时,这些普惠性民办园还享受与公办园同等待遇的各级各类政府奖补资金。
早于全国大部分城市,2007年起,苏州工业园区就将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作为住宅开发地块出让的前置条件,实现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确保“每一万人口,配置建设四轨12班幼儿园”。除了保证数量,苏州工业园区不论政府建园还是开发商建园,都必须按省优质幼儿园的标准来建设,同时该区还要求公办园配备干部提前介入工作。
解决幼教师资难题,破除学前教育马太效应
记者调查中看到,当前学前教育存在典型的“马太效应”。好的幼儿园挤破头,不好的幼儿园没人去。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学前教育现实情况是,幼教师资收入过低导致大量流失,办学质量难以保障。
“就幼教而言,目前市场需求旺盛、缺口巨大。”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邓宪亮介绍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对口就业率很高。但由于幼教编制较少,尽管有部分学生考上了编制,但大部分学生最终只能进民办园。
戴兴海说,到2020年南京幼儿教师缺口超过3300个,全市公办园在编教师目前占比仅为40%。公办园在编与非在编教师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为了加快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南京已经明确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收入标准和增长机制,在编教师收入保持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同等水平、同步增长。到2020年,全市单位办和集体办园在编(非财政供养)教师全面实现同工同酬,非在编教师收入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年均收入水平。”
目前,我省正在探索创新幼儿园人事管理。“我们选择了10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出台《关于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苏州、镇江、常州市以及南京江宁、无锡江阴、扬州高邮、淮安清江浦区等一批县区探索新型幼儿园教师管理与保障模式,通过备案制、园额制等方式,规范编外教师的准入和管理。”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入园难”、“入园贵”,这既有幼儿园数量质量不足的问题,也有幼儿园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扬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曹玉兰认为,一方面要积极保障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按照要求配足师资,开齐课程,配备实训设施和场地,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过程质量,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争取培养的毕业生快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记者手记
学前教育质量,是民生指数,更是民族未来
今年6月27日,省委书记娄勤俭给全省县(市、区)委书记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他以自己多次深入调研,列举了当前江苏民生保障改善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其中就提及“学前教育”,他说,大家普遍反映,学前教育上公办园难、上优质园贵。他语重心长地说,“群众有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就要把责任担起来,增加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这是党委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也是激励江苏党员干部强化决胜意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瞄准高水平,全力抓发展,加快补短板,强化保障力,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再动员。
当前,党委和政府把破解“入园难、入园贵”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是下决心和大力气解决老百姓呼声最高的民生难题,另一方面也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无关系。作为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幼儿园的经历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而言,学前教育质量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着力解决结构性的民生问题,着力实施普惠性的民生工程,着力办好扶助性的民生实事,着力满足多样性的民生需求,这体现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对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切回应。只有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对这一领域的主导权,加大财政投入,公益普惠为先,同时调动社会办园积极性,让民营市场充分合理有序竞争,才能让学前教育发展拥有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交汇点记者沈峥嵘王拓 蒋廷玉谢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