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虽然缺药缺器材经常停电停水,他们仍每天坚守救助病患 奔巴岛上援桑南京医师这样“过节”

时间:2019-08-20

昨天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对所有医生而言,这一天和平时没有任何区别,依旧为救死扶伤而忙碌着。有一群医生,他们在万里之外的非洲也同样如此,他们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江苏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正在奔巴岛上抢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袁同洲是南医大二附院骨科主任医师,也是江苏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副队长,他和其他8名来自南医大二附院的队员共同驻扎在奔巴岛。他告诉记者,奔巴岛的条件非常艰苦,最大的困难是手术时经常面临停电停水、没有氧气、手术床故障、缺少最基本的药物等。

面对这些困难,队员们从来没想过要退缩,而是绞尽脑汁想办法。该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驰记得,到达奔巴岛的第三天,他接诊了一位结肠套叠病人,需要进行结肠切除手术,结果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呼吸机停摆,又没有应急电源,无奈之下,袁同洲带着全体队员举着两个应急灯和一个电筒轮流负责照明,“在昏暗的应急灯下终于完成了手术。”张驰说,那一刻,他特别感谢自己背后有这样一个团结的团队。

儿科医师丁玲告诉记者,儿科病房只有一台暖箱和一台制氧机,暖箱还是坏的,温度只能往上调不能往下调,温度太高时她们只能把门打开。耗材也很少,吸氧管、吸痰管、胃管、肛管均没有,“这一切给临床造成非常大的困难。”丁玲说,她印象最深的一台手术是抢救一名早产儿,“妈妈因为子宫大出血,切除了子宫,孩子因为早产情况非常危急。在桑给巴尔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早产儿存活率很低。面对这个已经失去子宫的妈妈,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救孩子。”丁玲说,没有呼吸机,她制造了简易的CPAP装置(持续气道正压装置),最终孩子活了下来,并健康出院。

在奔巴岛工作的一个多月里,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燕的最大感受是,环境虽然很艰苦,但医患之间充分信任,这让她和队员们特别感动。“当我们和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谈话告知病情以及治疗方案时,他们往往会坚决地说:‘你不需要告诉我们这些,你不管做什么决定,我们都相信你,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不会怪你,都与你无关’。”王燕说,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她和队员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更加冷静、更加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理。

本报记者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陈艳萍

  • 上一篇:构建虚拟物理世界防治地质灾害 南大研发一款数字仿真软件世界领先
  • 下一篇:明年起我省小学初中民办公办同步招生 “公民同招”热点民办校100%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