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总有温暖给我力量助我前行

时间:2019-09-18

我叫苏晓,是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今年,是我从事法官职业的第十个年头。

20年前,当我跟着妈妈和妹妹一起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去村口迎接要来帮助我们的爱心妈妈时,只有13岁的我,并没有想到我的人生会从此改变。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父母务农,家里共有兄妹三人。父母一直希望我们几个能好好读书,跳出“农”门。可是刚上初中时,父亲因为事故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日子顿时艰难起来。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境拮据,尽管妈妈和亲戚们都强烈希望我能把书读下去,我还是和妈妈、妹妹一起商量想辍学打工,承担起长女的重任,撑起这个家。我的妹妹也很懂事,争着要辍学。当时我真是又纠结又迷茫。

幸运的是,当地的妇联了解到我们家的情况后,通过“春蕾计划”为我联系了爱心人士。没多久,妇联通知“爱心妈妈”要来家里看望我们。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阴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来到村口,激动地等待着她们的到来。没多久,一辆印着“检察”字样的司法车辆来到村口,从上面下来了三位身穿制服的“爱心妈妈”。就在那一刻,她们英姿飒爽的样子深深地打动了我。

那一天,三位“爱心妈妈”在我们家坐了好久,了解我们的情况,跟我们谈心,鼓励我们向前看、向上走。后来,“爱心妈妈”一直关注着我们,经常通过妇联给我们赠送学习用品,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她们的关怀,给了我温暖,更多的是指引,也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清晰的目标:如果能够上大学,一定要选择学习法律。后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填的正是法律专业。

进入高中,一直缠绵病榻的父亲去世了,高考的压力又急剧袭来。这个时候,一位爱心人士通过“春蕾计划”一对一资助了我,这就是我的“王爸爸”。“王爸爸”经常在节假日来请我吃饭,谈谈学业,聊聊将来,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精神上都给予我恰到好处的关怀,给了我一份特殊的父爱。一直到读了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我都和“王爸爸”保持联系,像亲戚一样走动。“王爸爸”不仅帮助我,还帮助了很多贫困儿童。从他身上,我深切地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义,意识到帮助别人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此,不管是在大学时,还是工作后,我都心怀感恩,关注着慈善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大学的时候,我积极地勤工俭学,主动拒绝“王爸爸”的资助,让他腾出资金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可以说,每当我迷茫无助时,就会有温暖来到我身边。正是有了爱的滋养,我不会因为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好而自卑消极,反而格外乐观开朗。这一份份关爱,也给了我无尽的力量,助我向着目标奋进。

大学毕业后,我先是进了司法所做社工。有大半年时间,我白天认真上班,积累司法实践经验;晚上闭门苦读,先后通过了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进入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成为一名法官。那个13岁时差点辍学的女孩,终于圆了法官梦。

回顾过去,国家层面推出的“春蕾计划”,让万千女童完成学业改变了命运,也帮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女孩,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法官。担任法官后,我一直在基层民事法庭工作。这里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社会底层的琐碎案件。当事人大多法律知识匮乏,经济条件也不允许聘请律师或是其他法律专业代理人员。因此在审理时,我在坚持依法公正裁判之外,特别注意在方式方法上采用更加有温度的方式、更加亲和的态度,让当事人放松情绪、充分信任。往往在充分倾诉、表达诉求后,这些打工者、农民们的火下去了,这个时候再从法律层面解释、调解,大部分人都愿意接受调解。有很多事情,我坚持去现场,协调当地司法所、调解委员会介入,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或是通过非诉的模式调解。这也是我的案件调解率较高的“秘诀”。

十年法官生涯,我深深感到,努力工作、认真办案就是对社会的感恩,也体会到只有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才能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每一项权益得到保障。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坚守正义,坚持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贡献属于我自己的力量。

“春蕾计划”受助人、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法官 苏晓

记者 郁芬 记录整理

  • 上一篇:南京四部门联合打击欺诈骗保 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将严查
  • 下一篇: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