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常州:龙城新添一条“巨龙” 经过5年建设, 地铁1号线明日开通

时间:2019-09-20

9月,“龙城”常州又添一条“龙”:经过5年建设,常州地铁1号线顺利建成,将于21日开通。以这条34.2公里的“巨龙”开通为标志,常州大步迈进轨道交通新时代。

首班地铁多站点发车

作为轨道交通网的开篇之作,常州地铁1号线自2014年10月开工以来,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9月6日至8日,1号线举行免费试乘活动,8万多市民喜气洋洋登上靓丽的“红小梦”列车,感受轨道交通的速度与激情。

1号线自北向南穿越常州核心区,从北端的新北区森林公园站,经过市中心文化宫一带,到南端的武进区南夏墅站,65分钟就可呼啸而至。全线共设车站29座,采取标准站与重点站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标准站风格统一,重点站一站一景,各具特色。

即便是外地人,也能从常州1号线的地铁站名中迅速发现以下特点:一是直通常州北站、常州站两大火车站;二是公园多,从森林公园到新区公园再到新天地公园;三是学校多,直接以学校命名的车站有旅游学校、北郊中学和外国语学校。

当然,1号线沿路的学校远不止3个,河海站旁边就是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新桥站旁边有常州工学院辽河路校区,科教城北和科教城南这两个也堪称大学站,因为科教城里有一大片高教园区,集中6所高校。

“我每次放假回家,都是从学校打车到常州火车站,一趟要花40多元。有了1号线,坐地铁过去只要4元,速度也比地面交通更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樊继兴告诉记者。

据调查,1号线沿线分布有中小学30多所,为了满足孩子们清晨上学的需求,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将首班车发车时间定为6时25分,在这个时间点,共有6趟车分别从6个站点上下行发车。

充分铺垫和有机衔接

当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对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的需求油然而生,而轨道交通正是这一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干。

早在2005年,常州就启动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的编制,2012年正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在此期间,常州新建数十公里高架快速路和BRT快速公交线,并对城区大部分主次干道进行改造更新。

“与其他城市不同,常州建地铁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和铺垫,充分分析1号线建设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在地铁动工之前,先完善城市路网,让高架快速路成环,把交通分流需要的平行道路和绕行道路建好,把原来是断头路的几条主干道与支路打通,在此基础上再启动地铁建设。这样,建地铁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就没那么大。”常州轨道公司副总经理、建设分公司总经理胡导云说。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关注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常州轨道公司总经理宋晓云表示,“我们建地铁时,应该重视交通一体化,要把它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厘清。”

厘清关系是为了方便百姓换乘。南夏墅站目前是1号线南端终点站,为了方便乘客集散,这个高架站旁边专门配有交通用地,集中公交换乘、私家车换乘和非机动车换乘这三大功能,布置3条公交线,兴建3层共500个停车位,乘客下地铁后可就近搭乘公交、骑车或开车离开。

“1号线全线车站都配套非机动车泊位,大部分站点的非机动车泊位设在地铁口周边的绿化带里,在1号线和2号线交汇处的文化宫站,地面缺乏设置条件,我们就对地下空间加以重新营造,专门辟出部分地下停车区域,供机动车和自行车停放,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胡导云说。

建地铁也就是建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公益性明显。常州人建地铁,开始就有个理念——建地铁即建城市。建地铁的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一个典型例证就是1号线建设中对同济立交桥的拆除重建。

作为常州第一座立交桥,同济立交桥建于1994年,它是双层环形结构,四周有很长的引桥。地铁1号线建到这里,必然要与立交桥的120多根桥桩相遇,这样的地下穿越困难重重,而且会破坏立交桥的结构安全。

当年兴建同济立交桥,是为了保证古运河的通航净高,而随着运河外移,这一河段早已不再承担通航功能,环形立交也成为市中心的一处交通瓶颈。相关部门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拆除同济立交桥,将其改建成宽阔平坦的拱桥。

“同济立交桥北侧是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的‘大成一厂’旧址,南侧有清凉寺、张太雷故居等文保建筑,立交桥把这些重要文物与城市空间割裂了。同济立交桥的拆除改造,既保证地铁1号线的穿越,也让城市空间变得更加美观舒适。”业内人士对这处改造赞誉有加。

地铁延伸到哪里,城市就发展到哪里。“地铁是百姓工程,也是百年工程。我们不仅在建地铁,更是在建家园,这是地铁人应有的认识和情怀。”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永俊说。

除了纵贯南北的1号线,东西走向、长19.8公里的2号线一期工程也开始铺轨,常州轨道交通网的十字形主骨架不久就将勾勒成型。在未来规划中,常州将拥有6条地铁线,运营里程208公里,实现地铁网络化运营。 记者 刘玉琴

  • 上一篇:黄海之滨“金凤凰”小凉山里播希望 31年,286名教师接力支教
  • 下一篇:全省生态补偿第一家 常熟多维度推进生猪稳产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