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体验 雨花“中心荟”商圈 党群服务中心
中国江苏网讯 南京城南雨花台区,一条软件大道集聚2000多家科技企业,汇聚20多万软件人才,雨花客厅、楚翘城、世茂52+等商业综合体扎堆。发展日新月异,新问题随之而来——城市新兴区域,党建怎么建?
拿起“放大镜”看,以雨花客厅为中心的不到1平方公里商圈区域内,覆盖党员600余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占比近60%、本科以上学历党员占比近70%。又带来一个新问题——党员结构“年轻化、知识化”,党建怎么建?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问题要有新解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深入贯彻南京市委集体调研时提出的“聚力聚焦‘五城共建’,推动雨花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立足雨花台区“红色文化城”建设大坐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铁心桥街道工委直面新问题,勇探新路径,锁定“区域化党建”关键词,雨花“中心荟”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本月底,雨花“中心荟”揭牌在即。记者实地探访,先睹为快,看“中心荟”如何“点睛”红色文化城。
寸土寸金地,办起雨花“中心荟”
雨花台区楚翘城,江苏创业大街所在地,雨花“中心荟”就位于这处黄金地段高端楼宇的8幢4楼。
走进“中心荟”,空间并不大。迎面并列4块“电子屏风”,将“中心荟”划成党建展示、组织生活、实境体验、数字互动四个功能分区。既隔断有序,又融为一体。设计高大上,充满科技感,是记者的第一视觉感受。
“4块触摸屏分别对应深化产城融合、美化城市治理、优化民生事业和强化平安和谐四项重点工作,点击屏幕,就可以迅速了解铁心桥辖区全貌和最新信息。”工作人员介绍,“中心荟”位于中国(南京)软件谷核心区域,突出软件科技特色。例如:扫描二维码,可以预约活动场地免费使用、党课学习、志愿活动等;使用屏前自拍摄像头,可与“中心荟”同框合影,并现场打印出照片。在党员组织生活区,红色方凳排列有序,党员群众可以翻阅“红色书吧”的书籍,或是点播一场红色电影,更像是一家软件企业的“头脑风暴”沙龙空间,营造“家”的感觉。
楚翘城是软件谷近年着力打造的科创载体之一,科技公司、创业咖啡、创新孵化器云集,商办空间一房难求。寸土寸金地,为何选在这里建一个党建阵地?
沿软件大道和安德门大街的交叉路口走一圈,答案就在眼前。铁心桥街道位于中国(南京)软件谷核心区,又是南京“两桥”片区更新改造主战场。由郊入城的过程中,产与城怎样融合?街与谷如何联动?是打开铁心桥发展新空间的“思考题”,更是推动雨花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站在雨花城市“中心点位”环顾,雨花客厅、楚翘城、世茂52+、紫悦广场等如雨后春笋。商圈内400多家商户、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分散度高,该类人群的党建服务一直是“盲点”。俯瞰软件大道,南北两侧商圈区域集聚700多家科技企业,外来人才归属感不强、新市民缺少情感维系纽带。再看更远处的春江新城、景明佳园,在铁心桥街道20万常住人口中,一半是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10多万高科技软件人才,另一半是不同阶段保障房里的近10万拆迁安置群体,如此典型的“哑铃型”人口结构在全省全国都很罕见。
“经济发展高地不能成为党建‘洼地’,产业主战场也应是党建作用发挥的主战场。”铁心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荣飞说,真正打通“大哑铃”,联动“街与谷”,融合“产与城”,必须要用一个“筐”把多元群体、系列问题“统”起来。而这个“筐”,就是辖区各单位各组织的“最大公约数”——区域化党建。打造雨花“中心荟”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正逢其时、恰逢其势。
“荟”聚三股力,筑牢“发展共同体”
雨花“中心荟”,精髓在于一个“荟”字。跳出党建抓党建,“中心荟”下设商圈发展、企业发展、党员群众3个服务中心,主打“汇”商圈、“慧”科技、“惠”民生三大品牌。
“人员难集中、信息难交流、党性难提升、作用难发挥”——这是商圈党建“四大难”。雨花“中心荟”尚未正式“上线”,就以问题为导向,先后成立了智儒党支部和商圈党支部。今年6月,一场“迎七一、颂党恩”经典诗词诵演活动开到了世茂52+商场大门口,商户党员、群众热情参与互动。7月份,组织商户党员围绕“践行初心使命、争当时代先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四重四亮”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场场活动,吸引商户“口袋党员”走出店门,亮身份、亮承诺、树形象。
“汇”了商户,怎样“慧”企业?以服务为取向,铁心桥街道创新“经济网格化”工作法。软件谷将辖区划分为10个网格,铁心桥街道负责1至8号网格内的57个园区、80多幢楼宇。11名大学生网格员每天动态“扫楼”。对企业信息查漏补缺,每天汇总、每周一次更新、每月一次全面巡查。企业任何个性化需求、运行情况发生任何变化,都实时传递到软件谷,成为重要的决策参考。针对科技企业党员“年轻化、知识化”两大特点,雨花“中心荟”还“量身定制”企业家沙龙、审批服务进企业、政企解读会、人才招聘会等系列常态化活动。既服务企业发展,又让双创人才扎根软件谷,留在铁心桥。
“汇”商圈之力,“惠”民生福祉——这是雨花“中心荟”建设的落脚点。5月25日,一场特殊的“社会家长”结对活动令人记忆犹新。铁心桥小学三年级学生乐乐(化名)从江苏满运科技公司党总支书记朱怀成手中接过崭新的运动鞋、书包,脸上既羞涩又开心。据介绍,铁心桥区域在校生3000余人,来自困难家庭的占近30%。在街道推动促成下,一大批来自企业、商家的“社会家长”欣然上岗,帮助困难学生协调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文化名家进铁心、铁心好少年评比、同心桥系列公益路演……多元服务项目供需在“中心荟”一键链接,企业、商圈、社区三方资源在“中心荟”集散中转。目前,雨花“中心荟”已成立商圈党支部,在辖区9个社区、雨花客厅等设立了景明红客厅、e网民生、365初心等11个实体化固定驿站;街道各科室成立科创服务、百姓文化、安全生产指导等13个活动式移动驿站。通过区域化党建体系,结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紧密型“发展共同体”,真正把“三股劲”拧成了“一股绳”。
“中心荟”的使命从其LOGO上即可窥一斑。铁心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晔介绍,“党徽象征党建核心引领,众星闪耀代表商圈商户、企业、党员、群众紧密聚拢在商圈党组织周围,通过组织联心、运转联动、品牌联创,实现互融、互助、互享。”
区域化党建,点睛“红色文化城”
放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背景下,置身雨花台区“五城共建”尤其是“红色文化城”主坐标下,建设雨花“中心荟”还有更深考量。
一方面,雨花台区是雨花台烈士陵园所在地,用好用活雨花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央和省委的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南京市委常委集体调研雨花台区强调“五城共建”,其中重要一“城”就是“红色文化城”。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近年来,雨花台区级机关工委和各街道园区板块结合自身特色,先后打造出“英雄支部”“南京南站区域党建联盟360”“雨花红谷”“雨花红桥”等一系列区域党建品牌,亮点纷呈。
身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和雨花城市商圈“双中心”,铁心桥街道建设“中心荟”,不但在辖区范围绘出一个“同心圆”,还可近融中国(南京)软件谷着力打造的“雨花红谷”,远系周边街道板块打造的党建创新平台,横向联动区级机关工委“英雄支部”创建……“中心荟”就像一支“点睛笔”,区域化党建同心而动,同向发力,一个个“同心圆”汇聚成建设“红色文化城”的强大合力。
也正因此,“中心荟”联手省市媒体资源,创新打造“红色文化城、雨花中心荟虚拟通讯社”。通过该平台讲述雨花好故事、传播雨花好声音,共同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发动“红色引擎”。
“产业地标上更应该树立起党建地标。”雨花台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软件产业是雨花台区着力打造的“产业地标”。通过区域化党建引领做强产城融合“黏合剂”,雨花“中心荟”不仅是一个党建项目、红色枢纽,重点解决党组织覆盖粗放化、党务队伍薄弱化、党员管理形式化、党建活动单一化等问题,更要整合共享党建资源,激发党员作用发挥,凝聚党建促发展的强大合力,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本报记者 王世停
见习记者 李 凯
【专家视角】
区域化党建是以区域为支撑,由区域范围内各类组织参与的党建工作,是一种不同于单位制党建的新形态,是开放式网络式多元化整合性特点比较明显的党建形式。区域化党建的核心就是“互联互通”“党建融合”。要以区域服务为导向,以区域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区域共治为目标,靠党建引领化解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矛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把各方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强大合力,把基层党组织建好,把城市家园建好。
于洪生(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