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日本强征慰安妇罪行再添铁证

时间:2017-07-06

昨天,韩国代表在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参观。 本报记者 崔晓摄

本报讯(记者 许琴) 昨天,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召开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学术研讨会。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近30人出席研讨会。会上,一份新发现的“慰安妇”档案资料——鸡林会名簿首次对外公布。专家指出这份档案是侵华日军在金华地区建立慰安所,强征“慰安妇”,实施“慰安妇”制度的铁证。

这份资料是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战时档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馆长苏智良介绍说,“鸡林”是古代新罗国的国号,有泛指朝鲜半岛的含义。所以朝鲜人同乡会以“鸡林”为名。据名薄记载,该名簿写于“昭和十九年四月”,也就是1944年4月。因此剖析它可以对战争后期金华地区的朝鲜人概况,尤其是名簿所载的日军慰安所分布状况有新的认识。

1942年4月,侵华日军为防止中美合作下的空军再度袭击东京,发动浙赣战役,以控制衢州机场,并于5月18日占领金华。此后在侵华日军的驱使下,作为日本殖民地战争人力资源的朝鲜人,也纷纷进入金华地区谋生。这就是金华鸡林会产生的背景。

记者发现,这份名簿不仅是人名录,统计栏目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现在住址、职业等。在金华的朝鲜人职业有照相、商事、饮食、洋行、公司等,也有直接为侵华日军服务的,如金谷一成、李东俊的职业就是宪兵队翻译。但唯有百余位年龄记录为20至30岁左右、名字特点明显为女性的人没有登记职业。

苏智良分析说,这显然不是疏漏。对照名簿,这些女性基本是按“现在住址”栏目,一批一批记载的。而查证这些集中记录的女性,她们的居住地分别与“慰安所主”或“菊水主”、“金泉馆主”等相同。而“慰安所主”、“菊水主”、“金泉馆主”都被证实是慰安所的老板。

苏智良等人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以及金华“慰安妇”幸存者的口述,得出结论,这些女性与慰安所的从属关系是十分清楚的。这部分没有标明职业的女性,可以认定为是慰安所里的“慰安妇”。被迫充当侵华日军“慰安妇”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因此在同乡会名簿中,隐去了这些“慰安妇”的职业。

经过研究分析,名簿里与慰安所相关的人员中,慰安所老板为7人,管理人员5人,而推断为“慰安妇”的人数竟高达135人,占金华鸡林会朝鲜人的64%;慰安所人员共计147名(不含宪兵队翻译),占金华鸡林会朝鲜人的70%。这一比例之大,是非常惊人的。

南京至少有60多个侵华日军慰安所

本报讯(记者 许琴) 之前南京根据记录推断有40多家慰安所。苏智良昨天告诉记者,经过这两年搜集到的大量的证据,尤其是一些日本老兵的日记,再加上实地探访查证,现在可以确认在南京的侵华日军慰安所至少有60多个。

南京新发现的20多家慰安所主要分布在原下关等地。比如有一个日本老兵在日记中明确写到“我们第33联队一个团在下关驻扎”,日记中包括建立了什么慰安所,位于什么路都有,这就很清晰地表明确有这样一个慰安所。苏智良表示,“60多个”是一个铁定的数字,至少下限是这么多。因为目前掌握到的还有十几个位于南京的慰安所,但是只知道名字,具体位置和情况还不了解。

  • 上一篇:南京红山南路东延等治堵工程年内开工
  • 下一篇:南京麒麟科技城创新发展恳谈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