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砥砺奋进 我在基层 “跟着他干,口袋准能鼓起来”

时间:2017-07-06

中国江苏网7月6日讯 “除了跨区作业,现在我们还搞农产品经营。”7月2日,宝应县氾水镇京杭大运河边的庆丰跨区作业合作社小码头上,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周必胜正忙着调度社员们运储农产品。经过这5年的再创业,周必胜带领的庆丰合作社不仅把跨区作业打造成全国品牌,还把社员们的致富来源拓展到更多领域。

在“麦客”这一行,周必胜的庆丰合作社可谓大名鼎鼎。他的作业队每次出发前,都会在党员驾驶的农机上插上一面党旗,提醒党员牢记身份。10多年来,这支擎着党旗的跨区作业队在全国20多个省区追逐麦浪,创造了零投诉、零事故、零纠纷的“三零纪录”,“扬州麦客”的品牌也因此叫响了大半个中国。

20多年前,周必胜在日本第一次接触联合收割机,感觉今后中国机械化收割必将风行,于是回乡花了23万元也购入一台。头一年,他在本地接收割订单就净赚6万多元。看着做“麦客”能挣钱,投奔周必胜的乡邻越来越多。2006年4月,周必胜把身边希望通过跨区作业摆脱贫困的老乡组织起来,领头组建了庆丰跨区作业合作社。

“要不是当初周老大带着干,我们哪有现在。”社员陆万顺、陆万桃兄弟俩原本家中困难,当初兄弟俩想干麦客,但却拿不出钱来买收割机,是周必胜主动为他俩做了担保、筹资金,购置了久保田收割机。几年来,陆氏兄弟靠跨区作业收入年年增长,现在两人分别盖了别墅、买了轿车,过上了好日子。

合作社里的老社员当初大都是靠周必胜担保筹钱置办的收割机,跟着周必胜的时间越长,社员们越是觉着跟对了人。合作社成立之初,经常出现有机无田、有田无机的现象,为了保证社员们有活干,周必胜常常丢下自己挣钱的活儿,坐火车、汽车去全国各地给社员们找业务。靠着周必胜的一双腿,庆丰合作社的作业范围逐渐从宝应周边扩大到了大半个中国,合作社也从最初的8名社员发展到了现在的186名,成立了6个作业队。

“身为合作社领头人,和过去带着大家一起跑收割不同,我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要保证社员们鼓起来的口袋不再瘪回去!”近年来,周必胜比刚成立合作社那会儿更忙了。他坦言,这几年随着各个产粮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跨区作业挣钱也越来越难。他认为,合作社必须要多几条腿,才能走得稳、走得好。

庆丰合作社的社员们都说,周必胜善于未雨绸缪,过去找订单如此,现在合作社搞农业服务“一条龙”也是如此。在周必胜的决策下,2014年开始,庆丰合作社先后投入400多万元,购入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等机械设备,还建起了机库、运河码头,摆开架势进入种植和田间服务领域。社员昌兆国现在除了跑跨区作业,主要精力放在他自主经营的500多亩农场里,农场每年能为他增收10多万元。而昌兆国的农场只是庆丰合作社转型以来开辟的8座农场里的一个。通过联通种植、销售两头,现在合作社不仅可以提供种、管、收等全套服务替别人种田,本身也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农场经营者。这两年,农产品流通出现买难卖难,周必胜看到农产品转运市场的潜力,于是又迅速切入农产品收售领域。庆丰合作社的农业服务“一条龙”小试牛刀便取得不错的收益,跨区作业外收入现在已经成为社员增收的又一重要来源。

周必胜把合作社常常称作“我们家”,“家里人”有了什么困难,他从来都是义不容辞第一个出手相助。合作社农机手李开顺的女儿患心脏病没钱做手术,周必胜听说后在合作社发起募捐,筹款7万元。在收到周必胜第一时间送来的捐款时,李开顺由衷地说:“有周必胜在,啥困难都不怕,跟着他干,口袋准能鼓起来。”这句话,也道出了如今庆丰合作社社员的心声。 本报记者 张 晨

  • 上一篇:江苏“爱暖西吉” 支教团出征
  • 下一篇:众多大院大所的大咖们齐聚江苏 他们带来了哪些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