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九江柴桑区铁炉村510岁“树王” 承载浓浓乡愁

时间:2018-02-03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曹诚平报道:日前,九江市“十大树王”评选引发了外界关注。中国江西网记者了解到,柴桑区涌泉乡铁炉村后山脚下一株510岁“高龄”的古樟,排名“十大树王”之冠。据悉,这是一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樟,几百年来,这株古樟一直承载着村民们浓浓的乡愁。

柴桑区铁炉村的九江“十大树王”

是九江地区树干最粗长的古树

走进铁炉村,刚

进村口,满村翠绿就扑面而来,但见村前屋后,山上山下,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樟树,大的腰围三五米,小的如酒杯大小。行走在村子里,到处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樟树清香,令人爽心悦目,神清气爽。

在村后山脚下,一棵巨大的古樟亭亭如盖,遮天蔽日。据村民介绍,古樟始栽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510余年。古樟胸围8.7米,树高29.5米,树荫面积达近千平方米。

古樟没有主梢,在主干2米处有10枝放射状枝桠,像一把大伞的骨架,当地村民称之为“十子树”,象征着多子多福。75岁的村民冯俊炎告诉记者,这株古樟树是到此落户的始祖太婆所栽,由于长势太快,影响了地上的肥力,就将主杆掐断,没想到此后向四面分叉,呈放射状长出十多条枝桠,如今枝枝粗状。“放射状的枝桠标志着我们冯氏家族人丁兴旺!”冯俊炎笑着说。

这棵古樟虽然不是九江地区“年龄”最大的一棵古树名木,却是九江地区树干最粗长的一株古树名木。

三辆东风货车换不走一棵古樟树

为什么铁炉村漫山遍野都是樟树呢?村民们告诉记者,村子四周的山曾经是以油茶为主,油茶一度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这棵母古樟长势日益旺盛,每年产生大量的樟树籽,鸟儿和风将大量的树籽散落到村子各处,加上这一带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宜樟树生长,其他树木长不过樟树,陆续遭到涂汰,天长日久,村子就成了以樟树为主的村落。特别是自古以来,当地村民就有保护樟树的良好习俗,更是使得村子里的樟树越来越多,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樟树村”,经常有游客远道而来,漫步在村子里,呼吸着清香的空气。

1958年大炼钢铁时,周边许多古树名木都遭了殃,曾经有人想砍掉这课古樟来炼钢铁,村民们坐在树杈上,舍命保护,才使得这株古樟得以保存下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名福建客商想用3辆崭新的东风牌货车交换此树,被村民们一口拒绝。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3辆东风货车价值可是不菲。

从绿水青山中发掘“金山银山”

如今,古樟树不仅成为村民们心中的“神树”,也成了村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承载着冯世家族世代人的乡愁。村民冯俊炎告诉记者,从冯氏太公落户到此,距今已有510余年。510年来,许多冯氏子孙陆续外迁到湖北武穴市的梅川、余川、太子庙、官山垴等地,单男丁就达1600余人,每年冯家族人回乡祭祖,都要到这株古樟树下烧炷香。

以前,铁炉村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偏远山村,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和新农村的建设,许多村民开始种植葡萄、西瓜等,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还开办起农家乐餐馆。良好的生态,吸引了许多游客到此休闲度假,使得村民真正从“绿水青山”找到了“金山银山”,日子过得日益富足和美。

  • 上一篇:南昌西湖区:创新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 下一篇:春运首日 萍乡工务段启动“小黄人”重走长征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