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陈增文委员:带回“两会”精神给教职工鼓劲

时间:2018-02-06

【编者按】美好蓝图的实现,关键在于担当实干。随着2018年江西“两会”的胜利闭幕,省委省政府勾勒的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越发清晰。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省长刘奇在“两会”呼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扑下身子,干好每一天办好每件事,让蓝图兑现,让愿景成真。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篇章的坚实步伐,需要每一个江西人的奋力实干。对此,中国江西网特此开通【江西“后两会”,代表委员怎么干】栏目,看看代表委员们如何履职,为百姓谋福利,为江西谋发展。

人物:陈增文余江县杨溪小学校长,政协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陈增文在给学生批改作业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涂文华、焦俊杰实习生熊巍涛报道:陈增文从18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现如今足足有40个年头。他先后荣获省、市、县级“复式教学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江西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人们对他挥洒青春钟情农村教育最好的褒奖。

作为深耕于乡村教育大半辈子的老校长,在谈到城乡教育差距的时候,他深有体会。“乡村教育资源远不如城镇,要想把乡村教育办好,就必须得把老师留下,把学生留下。”陈校长说,在杨溪乡,看着多数村里的小学生源不断地流失,教师也一个个跳槽,很多村小学几乎成了空校,心里很是着急。

在这种情况下,陈增文答应担任杨溪小学校长,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老师,短短几年内,在校生由原先的1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人,占全乡生源的一半以上。

陈校长说,杨溪小学之所以能收留住这么学生,甚至很多已去往县城读书的孩子都回来了,最大的原因就是学校教职工的爱心感染着乡里的家长和孩子们。每个老师和孩子都把学校当成家一样,有爱才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才可以带动起来。

回去后 陈增文向学校教职工传达“两会”精神

陈校长表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本次大会讨论的一个热点。大会结束后,他回到教学岗位,首先就是给教师和家长们传达了“两会”精神,告诉他们政府支持乡村教育的决心。虽然说,提高教师工资,大力支援乡村教育资源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但总归是让乡村教师看到了希望。他也在回去后,立刻向县政府和教育局提出了相应请求,同时,希望能尽快落实新建教学楼的使用,让孩子们不再挤在“大班”内上课。

此外,作为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陈校长表示,他不能只站在杨溪小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他希望全省的乡村教育都能得到改善。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是他在两会结束后最需要去学习和借鉴,并且要去发扬光大的。

  • 上一篇:涂婷婷委员:探索垃圾分类有效措施
  • 下一篇:南昌经开区举行春节招聘周 万余岗位助返乡务工者本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