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原来江西的老祖宗们留下这么多年味儿习俗 值得带娃体味

时间:2018-02-20

  导语: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年关已至,本是小时候最快乐的日子!但越来越多的人吐槽城市的“年味”越来越淡,遗憾越来越多传统特色的过年习俗都在渐渐流逝。但其实,江西还有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老祖宗们那些最传统最热烈的新年庆祝方式,有着最鲜明最浓郁的年味儿。今天,中国江西网记者带大家先领略一下各地年味习俗!

中国江西网记者 付丹 整合报道

▲南 昌:“吃糊羹”

对南昌人来说,“过了廿四,天天都是年”,不过有人早上过年,有人中午或晚上过年,外出的家人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团年”。但在旧年俗里,出嫁的女儿即便归来,也不得入席。

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这天,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各有所属。因此,初七这天,南昌人有吃糊羹的习俗,糊羹是用七种带叶子的蔬菜做成的,象征步步高,据说吃了糊羹来年老人会身体健康,小孩会很聪明。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婺源:“杀年猪”“吃隔岁”

在婺源,杀头年猪才算过年。热情的婺源村民有谁家在杀年猪,就会延请亲朋友好友前来喝酒助兴品尝“杀猪饭”,屠夫先将一碗猪血泼在门上,然后开膛。其热闹非凡不亚于年夜饭。

到了除夕的中午,婺源习惯上吃“米糊”,用豆腐、豆芽、干豆角、鸡杂、腌菜等糊起来。除夕晚上的团圆餐很讲究的,一家人祭祖过后,照例放串鞭炮,热热闹闹地就餐,年夜饭的夜传统名菜,肉果(肉圆子)、鱼、青菜等,秋口人称“年夜饭”为“吃隔岁”。

  • 上一篇:问政江西旅游投诉平台2月14日正式上线
  • 下一篇:赣江新区2018年推进141个重大重点项目 总投资约1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