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卞 晔
记者走访古坊村贫困户中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以不同形式参与到了村里的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中。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合作社的产业带动为贫困户们重新注入了生活的动力、标注了生活的方向。
见到邹永存时,他正拿着水管在蔬菜大棚里给菜苗浇水。今年48岁的邹永存,是村里公认的大能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凭借一手裁缝的好手艺,在广州一家服装厂打工的他就能赚到1500元的月薪,本世纪初就做上了服装厂厂长,当时每月收入就有四五千元,用邹永存的话说,“那时的日子相当好过”。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能人,2006年回乡干起了早点生意,不曾想不久后妻子患病,让家庭陷入了困顿。
为了给妻子治病,邹永存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20万元的债务,儿子还在念大学,需要照顾妻子的他也无法再外出工作,曾经的厂长如今成了村里的贫困户。2015年底,在村干部的动员下,敢想敢干的邹永存不仅流转了自家的土地给合作社,还贷款30万元入股合作社,成了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如今,他替合作社管理着12亩无土栽培大棚蔬菜基地,每月有2000元工资。能人的成绩果然不俗,“去年结了第一批小黄瓜,有500斤,今年刚结的一批达到了1500斤,增了两倍,市场也供不应求。”邹永存说。
相比邹永存在合作社的管理岗位,劳动岗位则吸纳了更多的贫困户,63岁的吴运娣是其中之一。最近几日,她和几名村妇都在菜地里割白菜花,为合作社的鱼塘提供鱼草。相比丈夫800元一个月的护林员收入,如今吴运娣每天60元的劳动收入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前几年,除了种地,吴运娣的收入几乎是空白。“只要合作社好,我们就能好嘛,当然努力干。”吴运娣说。
在古坊村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里,像吴运娣这样的中老年妇女已成为劳动的主力军。随着年龄增大,她们虽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却也无法像年轻人那样外出打工,而合作社的就业岗位则为她们提供了理想的增收渠道,成为贫困户摆脱贫困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