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刘骏毅 记者沈冠楠报道:魏良和父亲魏建华都是公交车驾驶员,就职于南昌公交运输集团三公司,恰巧也都开5路公交车,大家都笑称:“上阵亲兄弟,开车父子兵。”
近日,中国江西网记者探访了这对公交线路上的“父子兵”的故事。
八年来没有一次违纪违章
魏建华今年54岁了,2009年才开始“跑”公交车。魏建华以前是在深圳开校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南昌公交驾驶员考试,被录取了,这一开就是8年,安全驾驶已达30万公里。在这8年里,魏建华没有一次迟到、早退,没有哪个月不超额完成任务,准点运行,不争不抢,从来没有一次违章违纪。
魏建华在车队是公认的好脾气,工作八年来从未与同事起过争执,并养成了“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开车心态,遇老、弱、病、残、孕乘车,魏建华总是面带微笑地提醒其他乘客帮忙照顾一下,行车中他会特别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让乘客坐着舒适、放心。过年前,一名年轻小伙因为坐过站,在车辆等红绿灯时要求下车,魏建华微笑着说:“对不起!车辆还没到站,不能下车”,却没想到这个小伙因没能在等红绿灯时下车就对魏建华破口大骂,并扬言要去投诉。魏建华并没有与小伙理论而是继续地握好手中的方向盘。“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免与乘客引起冲突。如果不能心平气和,而是与乘客理论,然后带着一肚子气继续开车,很容易影响行车安全。”魏建华常说。
父亲是我的定海神针
魏良原来在KTV上班,由于工作经常变动且压力大,2014年,在父亲的建议下,他进入公交驾校学习,2016年5月在5路正式当上公交司机。
魏良刚单独驾驶初期,父亲魏建华操了不少心,除了经常向儿子讲公司的规章制度、交通法规、操作技巧等,还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跟儿子的车,观察儿子在运营中的操作情况,并及时纠其正不规范操作。同时,在服务乘客方面,老魏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服务语录传授给了儿子,并常跟儿子说“语言是门艺术,话说对了,服务一定能干好。”
对于第一次事故,魏良记忆犹新:“那天下午,我跑最后一趟从火车站至高新停车场,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稀少,当车辆行驶至南镇村准备进站时,一辆的士突然斜插至我车前下下客,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与的士发生了刮擦。”第一次经历事故的魏良有些慌张,不知道怎么处理。无奈下,拨通了父亲的电话。没过多久,父亲就赶来了现场,“父亲一来,我心里就踏实了很多,父亲就像我的定海神针一样。”帮助我处理好了事故。回去的路上,魏建华对儿子说:“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手握方向盘,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同在一条线却很难见面
虽然同在一条公交线路上,但父子俩却很难在公司见面。因为魏良开的是早班车,父亲魏建华开的是夜班车,父子二人算得上是轮流上岗。每天早上五点多钟,魏良就出门前往停车场做好发车前的准备工作,一直到下午3点多才下班,午饭都是在车队食堂吃的。儿子下班时,正是魏建华准备来上班的时间。5路是从高新停车场到火车站,最后一班车从火车站开回来,已是第二天的凌晨2点,开到高新停车场后,例行的检查、打扫卫生、充电等工作完成,魏建华回到家,儿子早已睡了。由于父子俩上班时间的错开性,经常碰到节假日都无法休息,虽然一开始家里人有怨言:一年到头连顿团圆饭也吃不上,别人家过年过节都是热热闹闹的。可时间长了,慢慢地家里人也习惯了、理解了。
“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让我感到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给父亲丢脸。”魏良说,其实公交人的精神里很大一部分是传承,是积极乐观的传承,是严谨负责的传承,是无私奉献的传承。
“我现在很知足,也很幸福!”魏建华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儿子在身边,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