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可可西里由于生存环境、气候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称作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在这样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却有着一群肩负使命,心系环保的志愿者。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民警桂天宇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1年以来,桂天宇先后3次到可可西里去做志愿活动。他希望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传达给身边人,以引起更多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文/图 吴强 新法制报记者戴平华
工作中的桂天宇
桂天宇在索南达杰保护站
志愿者们的车陷在泥里
三次进入无人区
3000公里,这是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到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距离,很难想象是什么原因让桂天宇去了一次又一次。
见到桂天宇时,正值单位午休时间,他正在办公室和同事分享手机里从可可西里带回来的照片。身着警服的他,身材消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时神采奕奕,记者很难将他与刚从可可西里保护区归来联系到一起。
“今年是我第三次去可可西里保护区做志愿者,来去大概花了11天。也不是每年都有时间去,2011年第一次去做了二十多天,把两年的公休假都放进去了。”
桂天宇至今未婚,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户外旅行,西部可可西里,北到漠河北极村,南到三沙永兴岛,都留下了他行走的足迹。谈起为何选择去可可西里做志愿者,他觉得冥冥中似乎有一种缘分。
1974年,桂天宇出生在九江一个教师家庭,家中4兄弟,他是老幺。
“上初中时,父母每年都会订一些杂志,我们四兄弟每个人都可以选一份自己喜欢的杂志,我当时选了《野生动物》,但我爸没同意,后来就改成了《自然与人》。”桂天宇对大自然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他至今还记得当时杂志里的一些内容。或许,从那个时候就注定了他将书写现实版的“自然与人”。
2008年,酷爱户外运动的桂天宇,去西藏旅行时路过青藏线,看见了可可西里著名的索南达杰保护站,那时他的内心就有这样一个愿望,希望有机会去可可西里看看。
“2011年,可可西里保护区官网出了招募志愿者的公告,我就赶紧报名,后来真的非常幸运,顺利地通过网上考核,被选中做了志愿者。”聊起成为可可西里保护区志愿者的那天,桂天宇记忆犹新。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但事实上,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完全它的蒙语名字那样美丽和诗意,作为环境与气候都极其恶劣的中国最大无人区,它刷新了桂天宇当时对西部的所有想象。
“不说话时寂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2011年,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格尔木与另外几位志愿者汇合后,我在靠近索南达杰保护站附近下了车,翻越昆仑山口,抬头四望,除了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便是无垠的高山、湖泊和草原,不说话时寂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这是桂天宇第一次踏上这片荒无人烟的高原。
除了需要忍耐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疼、失眠和呼吸不畅,生活条件的艰苦也让桂天宇面临抉择。
“当时在保护站,吃方面就很不适应,山上的工作人员因为上山一次不容易,有时一待就是一个月,甚至3个月,所有的生活供给品都必须一次带上山。”
在可可西里,水是很稀缺的资源,洗衣服非常困难,洗澡则完全不可能。“索南达杰保护站的生活用水,需要我们定期用皮卡车载着三个大桶到距离60公里的不冻泉保护站去挑泉水。”桂天宇说。
不过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桂天宇和其他志愿者都铆着劲坚持,很少有因为怕吃苦而放弃离开的。
“一些藏羚羊送过来时鲜血直流”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南侧沿线共设置了4座保护站,自东向西分别是不冻泉、索南达杰、五道梁、沱沱河4处,其中,索南达杰站的主要任务就是野生动物的救助。
分配到索南达杰保护站的桂天宇,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喂养保护站救助的野生动物,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保护站和可可西里保护区的整体情况。
“我2011年去可可西里,当地的盗猎现象已经很少了,我们在保护站主要是救治因为穿越公路不慎发生车祸的野生动物,其中,藏羚羊居多。”
“一些藏羚羊送过来时鲜血直流,我们志愿者就赶紧帮忙包扎伤口,固定骨折的部位,但是站内的医疗条件有限,很多送来的野生动物往往会因为伤势较重而死亡。”这些经历让桂天宇更加认识到可可西里保护站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来可可西里保护区的游客很多,桂天宇告诉记者,他在索南达杰保护站,最多的一次接纳过上百人,都顾不上吃饭。
“很多游客都知道可可西里,但多多少少都对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认识有偏差,有些游客都不知道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很多来到保护站的人都提出要深入保护区看看,这可能是最大的误解,大家以为可可西里保护区就像一般的景点一样可以随意进入。其实可可西里是封闭的、隔离的保护区,不允许人们随意进出,以免破坏环境和伤害野生动物。”这是桂天宇认为志愿者最应该做的:改变大家对可可西里的错误认识,传播关于可可西里的保护知识。
“金光里有着成群的生命正在诞生”
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卓乃湖保护站地处可可西里无人区腹地,条件最为艰苦。作为一座季节性保护站,每年5月至9月,卓乃湖保护站承担着卓乃湖及周围藏羚羊产仔区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观测重任。就在这段最繁忙的季节,桂天宇看见了可可西里最迷人的风景。
“那次我和巡山队从索南达杰保护站前往卓乃湖保护站保护藏羚羊产仔,一共两辆车。保护区的车辆都是些廉价的越野车,越野能力有限。一路上,道路非常泥泞,车轮有时候一陷进泥里便再难前进。这个时候,我和其他巡山队员就一齐下车,大家有的从巡山车上扛出铁锹将烂泥挖出,有的用钢丝绳将被陷的车辆与巡山车的绞盘连起来,用绞盘的力量硬生生将陷车从烂泥潭里拉拽出来。”桂天宇说,“这样的陷车非常频繁,我们吃饭根本赶不上点。当时我们是中午十二点多从索南达杰保护站出发,两百来公里的路程,晚上十二点左右才到。路上经历的一切,让我们到达后都不由自主地拥抱在了一起。”
桂天宇介绍说,第二天早上走出保护站一看,卓乃湖边聚集着成千上万的母藏羚羊,有的待产、有的带着小藏羚羊。卓乃湖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正在严密观测着他们的安全,棕熊、秃鹫、狼都在附近虎视眈眈地盯着小藏羚羊,伴随着朝阳的霞光,整个卓乃湖边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金光,这片金光里有着成群的生命正在诞生。“我当时真的看见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这片广袤高原上的幼小生命,虽然伴随着威胁,但始终在我们的呵护下一天天地成长。”说到这里,桂天宇觉得自己在可可西里的工作伴随着这群生命的出现而更加意义非凡。
人生有了新的升华
“天宇在我们所里负责财会工作,他平时做事严谨踏实,一丝不苟,也很有原则。我们同事对于他利用公休假参与可可西里的志愿活动都很支持,大家都深深地被他的志愿行为所感染。” 采访中,新法制报记者从桂天宇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处了解到,工作闲暇时,桂天宇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在可可西里做志愿者的收获,很多人通过他知道了西部的面貌、可可西里保护区以及他所志愿从事的环保事业。
“在可可西里,我不只是做志愿工作,还听到、看到了很多西部感人故事。藏族干部白美多杰在他弥留之际,要求家里人向组织一次性缴纳党费10万元,最后一次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我在保护区还看到不冻泉保护站站长松森郎宝,为了保护区的工作,与妻子、孩子分隔三地依然无怨无悔,他们都在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始终坚守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环保事业的铮铮誓言。”这些可可西里感人的人和事,让桂天宇对自己的工作,对共产党员有了新的认识。
从可可西里回来之后,桂天宇有过这样一段总结:“在生活中,我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而当我踏上了那片美丽的土地,我觉得我的人生有了新的升华。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是人类应尽的义务。”
在当今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桂天宇觉得这是每个志愿者及全人类的职责。“西部的景色是壮美的,容不得人们玷污她。我希望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传达给身边人,以引起更多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只有环境好了,我觉得我做的这些事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