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返乡种红米 井冈山小伙“红了”

时间:2018-09-11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这是一首流传于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歌谣,红军吃的“红米”,早已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符号”。而这里要说的一个“90后”小伙,就是因为种红米而“红了”。

刘辉辉(左)在向农技人员请教种植技术。通讯员 刘丽强摄

小伙叫刘辉辉,今年27岁。2015年,他在井冈山旅游时,发现当地出产的红色大米,受游客青睐。旅游归来,他毅然放下在西安的生意,回到家里种起了红米,他决意在家乡的土地上创出一番事业来。

刘辉辉的家乡在安福县洲湖镇新英村,那里的耕地多是红壤改良的,酸性重,水稻产量较低。“我上网查过,红米又称胭脂米,营养价值很高,适应性强,贫瘠的土地都能种植。”刘辉辉说,第一年,他试种了8亩红米稻,平均每亩产250公斤,碾出来的红米全部送给了亲戚朋友。

亲友们反馈的信息是,红米饭香是香,但又糙又硬,难下咽。“我反复琢磨如何改善红米的口感。”刘辉辉说,他采取在红米中加糯米、去除一部分红米表皮的办法,给红米“减糙增软”,经过多次试验,效果良好。

去年和今年,刘辉辉把亲戚的耕地都流转过来,种了近40亩红米,全部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每年收获5000余公斤稻谷,加工后的小包装红米供不应求,效益是种普通水稻的两倍多。

“刘辉辉已是当地有名的‘红米小哥’了,他之所以‘红’,就在于他年轻,敢闯敢试,看准了就去做。”安福县农业局党委书记袁金生说,县农业局和洲湖镇正帮助他成立红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红米种植做成生态产业链,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刘丽强 本报记者 徐黎明

  • 上一篇:新三板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江西两家券商分居二、三档
  • 下一篇:畅联“一带一路” 构筑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