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港从无到有,成为全省吞吐量最大和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 本报记者 朱文标摄
本报记者 蔡超然
胜日寻芳赣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走进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总投资531.45亿元的11个工业项目、6家科研机构和院校星罗棋布。核心企业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去年产值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全球第七。更为可喜的是,到2020年,科技城将形成千亿元产业集群。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干部群众不甘落后,接续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紧抓苏区振兴重大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纵深推进“六大攻坚战”,改革开放浪潮风起云涌赣江源头。
有数字为证:2017年,赣州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投、服务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相继摘下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综治“长安杯”等桂冠;全国、全省31个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赣州召开,26条“赣州经验”在全国、全省会议上推广。
驰而不息解放思想
积小成为大成
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解放思想只有进行时。但解放思想从何处着手,怎样实现思想解放最大溢出效应?
赣州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对标中央,按省委要求,带着问题改,带着目标学,紧跟先进、赶超先进。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改革办工作机构组建;率先建立“改作风、提效率、敢担当”工作新机制,先后选派100名干部“上挂外派”到中央国家机关,以及深圳等地挂职锻炼,并与深圳、龙岩等地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以来,全市市级层面共谋划951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9个改革专项小组+1个开放平台建设”的改革开放推进格局。
锲而不舍内外兼修
蹄疾步稳攻难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发展的痛点。赣州市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针对赣州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赣州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降成本、优环境,招大引强,引资引智,挺起工业脊梁。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数和总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技改投资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该市还率先在全省试点果园经营权等系列农村改革,激活沉睡资产,大力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赣南脐橙稳居全国同类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首,带动百万以上果农脱贫致富。赣南蔬菜短短三年时间异军突起,播种面积已达188万亩,去年成功出口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
以人民为中心,突出民生抓改革。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如厕难”等问题,赣州市启动实施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等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等工作。特别是在全国首创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的做法,成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进行介绍的经验之一。
只争朝夕北上南下
“无中生有”促开放
今年1至7月,作为全国内陆第8个永久对外开放口岸的赣州港已开行中欧班列65列,成为江西省吞吐量最大和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赣州由此成长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无中生有”建成赣州港,是赣州多年来坚持北上南下,实施大开放战略的重大成果之一。
积极建设国家级开放平台,深度融入经济发达地区。赣州争取上级支持,建成3个国家级经开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与此同时,江西首个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成为中西部地区拥有国家级开放平台最多的设区市。在此基础上,依托龙南、瑞金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扎实推进“三南”园区一体化发展和“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实施人才新政,引强与引智相结合。赣州市接连开展央企入赣、外企入赣等工程,成功引进德国世泰科、绿地集团等一批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还在全省率先出台赣州“人才新政”30条,建设全省首个“千人计划”人才产业园,新增18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
大开放格局的形成,大企业和高端人才的落户,有力推动了外贸提质增效,本土企业漂洋过海“走出去”。2017年,该市家具、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出口同比增长均在40%以上。全市对外投资遍布23个国家和地区,华坚鞋城成为埃塞俄比亚招商引资的“名片”。
赣州正驾乘改革开放的东风,置身同步小康、万紫千红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