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又见熊孩子巨款打赏主播 才7岁!

时间:2018-09-30

■陈雯越、信息日报记者李逊/文

近日,抚州市公安机关接到市民程某报案称其有2万余元存款不翼而飞。经过民警调查后发现,“黑手”竟是程某年仅7岁的儿子小程。据悉,小程沉迷于网络直播某求生枪战游戏中,通过不经意的提问获得了父亲银行卡的密码,瞒着家人将卡上的2.2万元打赏给主播。

记者注意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直播的风生水起,未成年用户背着监管人,挥霍打赏网络主播而产生的纠纷也屡登报端。

银行卡随身携带 2万余元存款却不翼而飞

15日中午,抚州金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金溪县一程姓男子报案称:其当日在银行存款时发现自己银行卡中的2万余元存款不翼而飞。

金溪县公安局专案组民警在向程某了解情况时,程某坚称银行卡一直随身携带,未交与他人,且银行卡都是在本地银行窗口使用。

根据办案经验,民警认为仿制银行卡异地盗刷的可能性较小,事有蹊跷,便带着程某一同到了银行调取交易详单,记录显示2018年7月11日该卡有12笔快捷支付,每笔几乎都是1688元。民警便仔细询问程某是否将手机交给其他人使用,程某表示,其夫妇二人暑期都在工地干活,家中只有一个7岁的儿子,为防止孩子外出,他特意新买了一台智能手机,插上自己的手机卡交给儿子玩耍。出于保护未成年身心成长,民警让程某先回家中问一下自己的儿子是否知情。

7岁儿子背着父母将钱打赏游戏主播

程某回家询问后告诉民警,其儿子只说拿手机玩某求生枪战游戏和看直播视频,但不承认支付了钱款。民警征得程某同意后,打开了手机,点进里面一个某直播社交软件,发现里面的充值项目刚好有1688元的一项。因程某微信账单里并无相关交易记录,民警遂帮程某下载了支付宝的APP,发现支付宝账单中每笔1688元共12笔的交易支出,共计约2.2万元。后民警跟随程某来到家中,程某在询问其7岁儿子支付宝的转账记录时,这个开始不愿承认的“熊孩子”告知了实情。

原来小程用父亲程某的身份证号和手机验证码方式实名注册了支付宝和某直播软件,再通过不经意的提问获得了父亲银行卡的密码,并在支付宝上绑定了该银行卡,设置了快捷支付。小程因迷上某求生枪战游戏,便喜爱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游戏直播视频并打赏厉害的游戏主播,后来担心被父母知道,把打赏记录给清空了,并卸载了APP。

“熊孩子”打赏主播屡见不鲜

记者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发现,关于熊孩子高额打赏网络主播的事件已屡见报端,其中九江市也报道过一起“14岁熊孩子一个月打赏主播13万 花掉父母一年工资”的事例:11日,江西九江的程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通过支付宝转出了1万多元,当时以为是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后,发现是她14岁的孩子转走的,经统计,前前后后共转出了10万元。每一笔打赏的金额都在1万左右。

今年1月,辽宁大连市的梁先生发现自己卡里的6万元不翼而飞,追问下9岁女儿承认是自己打赏了主播,目的是“让主播教自己捏橡皮泥”。

律师

打赏金额与行为能力不匹配 家长有权追回

作为未成年人,未征得家长的同意情况下,拿着家长的钱财打赏主播,这样的“打赏”具有法律效应吗,家长能否进行追回呢?

律师表示,未成年人的打赏能否被追回,关键要看打赏行为的额度是否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日常认知等相匹配。如果打赏金额过高,与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不匹配,未成年人的父母有权利追回。家长可以通过起诉方式对该行为进行无效认定。

针对这类现象,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秀表示,小孩子作为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打赏金额比较大,是可以撤销的,但关键是要证明打赏行为是未成年人所为,这是有难度的。同时他也表示,平台方在技术开发的时候应该适当限制这些孩子来使用,避免里面的内容对他们成长和价值观形成误导,甚至不理性消费,当然,关键还是家长要意识到保管手机的重要性,不要让孩子轻易接触到。

  • 上一篇:林鹏:最想捡起人们的环保之心(图)
  • 下一篇:又有一批“老赖”被公开曝光 吉安一男子欠款超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