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应与精准扶贫合力共进
16日,在2018江西智库峰会“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张雄提出,江西生态环境建设应结合本省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特点设定重点建设和治理方向,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依法依规,依靠科技助力,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张雄
要注意矿业对环境的的影响
“江西有‘三色’,红色代表革命老区,绿色象征绿水青山,有色就是‘有色金属王国’。”张雄认为,江西想要打造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就要生态立省、生态富省。
“江西是个‘有色金属王国’,它的产业结构决定矿业和冶金业,这两个工业结构可能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张雄表示,工业废弃物处置不好的话,会导致二次污染。
无害化处理是首要原则
张雄表示,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工业废弃物和尾矿的资源化,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和长效海绵城市生态建设与维护三个方面。“在治理方面,无害化是首要原则。”张雄强调,工业废渣和尾矿资源化的过程中,无害化要放在第一位。
生态建设可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张雄认为,江西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政府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精准扶贫两大攻坚战的投入主体,科技助力生态环境建设将蕴育巨大的市场,政府拥有市场导向话语权和掌控力。”张雄建议,将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两项投入资金合力,扶持贫困地区组建生态环境建设产业链,既增加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力军,确保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推进,同时也使贫困地区企业有市场有资金,企业就可以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经营制度创新
“江西从资源大省走向生态强省大有可为!”15日,在记者采访时,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罗必良提出,江西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强省”,必须加快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与创新,以制度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兴旺。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罗必良
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
作为农业大省,江西一直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如何实现农业转型,走出一条现代化发展道路,成为江西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罗必良说,要科学种田,降低农业成本,改善农业规模化及产业化水平,将其专业化和品牌化,探索出一条健康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加快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与创新
在罗必良看来,加快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农业生产性外包服务主体等。”罗必良建议说,应通过政策性导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业,构建与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相匹配的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鼓励农户专业化、区域连片专业化,构建多环节、区域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交易平台,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农业企业家群体。
推进鄱阳湖流域保护地体系建设
“我1966年就来过江西,对江西印象深刻,山山水水都走遍了。”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家宽一下就拉开了话匣子。在16日的2018江西智库峰会“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上,陈家宽携其团队李琴、金斌松,戎俊三名研究人员,为江西生态文明发展建言献策。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家宽
江西在全球都具有明显优势
“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碳汇区之一。”陈家宽说,鄱阳湖是世界上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江西在全球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鄱阳湖流域年总径流量占长江流域15.7%,丰富的水资源给了长江三角洲最基本的保障。鄱阳湖还是个调蓄性湖泊,对长江的洪涝灾害有调节作用。”陈家宽强调,在枯水期,鄱阳湖对河口的咸水入侵还有压咸作用,江西在长江经济带上的作用至关重要。
打造省部合作科技专项
陈家宽表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助力。“与科技部会商设立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省部合作科技专项,共同发布合作科技专项指南。”陈家宽建议道,同时还需引进国际和国内最好的管理模式。
打造绿色发展样板需四个创新
陈家宽表示,江西要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道路,就应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鄱阳湖流域保护地体系建设,鄱阳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巨大,其有效保护事关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流域内及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关乎江西绿色崛起和打造“江西样板”。
陈家宽说,江西想要打造绿色发展样板,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文化创新,这四个创新缺一不可。
建立稀土矿监管治理体系
16日,在2018江西智库峰会“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廖海清提出,江西应建立稀土矿开采全过程监管及治理体系,从规范开采工艺和开采过程、合理提高环境治理成本、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启动地下水污染调查和治理四个方面进行离子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治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廖海清
稀土开采造成水体污染
“江西资源丰富,在中国独有的离子型稀土上,赣州是全国范围内保有量最大的地区,种类也较全。”廖海清告诉记者。
赣州离子型稀土矿目前采用的开发利用工艺主要为原地浸出。该工艺与过去池浸工艺相比具有不开挖山体、不产生尾砂等优点,但廖海清告诉记者,其团队曾选择江西某矿区山头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离子交换剂中的氨氮向下泄露,地下岩层较为疏松的地区,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
江西应建立全过程监管及治理体系
如何科学治理离子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廖海清表示,关键是建立全过程监管及治理体系。首先要进一步研发新技术和规范开采过程。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廖海清提到,开采过程中,应及时调控矿区生态系统,将矿区重建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最后,他特别提到,可以将生态环境成本折算到稀土产品价格中,并合理提高环境治理成本。“我国稀土产品在国际上价格一直都不高,对此,建议江西从环境角度启动评估工作,为我国稀土定价提前进行储备。”廖海清建议说。
(信息日报记者沈冠楠、中国江西网记者孙娟、见习记者陈雯越、肖艳燕/文 中国江西网记者邓丹、邱业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