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飞虎 本报记者 宋海峰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粮食产能、经济效益?
高标准农田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顶梁柱。省委省政府站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有效提升粮食产能的战略高度,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全面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喜看稻菽千重浪,岁物丰成酿金秋。金秋时节,赣鄱田野稻浪金黄,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来回穿梭;“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综合种养模式等发展势头迅猛。2017年度,全省96个项目县建成高标准农田294.5万亩,项目区新增耕地2%,推动土地流转213.15万亩,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24.8万亩。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带动下,赣鄱大地的粮食生产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阔步向前。
“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牵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牛鼻子”
高标准农田建设,孕育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创新。
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任务为2825万亩。2016年以前,我省累计已建设1667万亩,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到2020年115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任务?“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省委省政府从资金统筹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走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益利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
变县级整合为省级整合,项目建设资金统一由省级筹措。省政府从省级层面整合省涉农部门的农田建设方面财政资金,并引导金融资金和新型经营主体投资90亿元,至2020年将统筹整合资金360亿元。2017年,全省统筹整合资金91.53亿元。一个大的动作是,我省转变项目建设模式,变部门分片建设为集中连片建设,打破区域阻隔,实行整乡整村推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高标准农田。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有效途径。秋霞满天的时节,行走在鄱余万(鄱阳、余干、万年)20万亩集中连片示范区,记者放眼望去,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规模化种植的画卷令人神清目爽。在鄱阳县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示范区,鄱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程卫东高兴地说:“建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新机制,改变了群龙治水、资金分散、标准不一的投入和建设方式,我们县的69万亩高标准农田,4年就可完成。”
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全省2017年度的290万亩项目区,土地流转面积达196.14万亩,占比67.6%,比全省平均高出27.1个百分点,项目区基本达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抚州市东乡区珀圩乡笔村农民吴顺藤高兴地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田连成片,规模经营成本低。今年,我家承包的300多亩田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早晚稻平均亩产比去年增产200多公斤。”据了解,今年,全省建成后的项目区亩新增粮食产能100公斤以上。
实现规模化经营,增加粮食产能、促进农民增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价值基点得以破冰推进,令人振奋。
打好“组合拳”,做大综合高效利用的“蛋糕”
建设高标准农田,出发点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保障粮食产能;落脚点是提高农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稳定粮食产能前提下,注重打好“组合拳”,既抓农田建设,又抓建后管护和高效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与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各地调出高标准农田,发展蔬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在樟树市张家山万亩高标准农田区,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指着瓜蒌中药材产业基地告诉记者,去年底,山东鲁寿种业公司、江西玉春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江西二江富源生态农业公司等企业投资4.5亿元,流转了万亩高标准农田,兴建了果蔬产业园、稻虾产业园,建设了温控蔬菜大棚和智能温室钢化玻璃蔬菜大棚,带动2000多户农民致富。
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各地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蔬菜瓜果、中药材、白莲、有机稻等高效特色产业。赣州市新建高标准农田用于蔬菜种植面积达6.58万亩,其中大棚蔬菜亩均收益超过1万元。
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设施完善、排灌便利的优势,积极推广稻鱼、稻虾、稻鳖、稻蛙等综合种养模式,高效益农业迈出大步。彭泽县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九江凯瑞公司投资建设了4600亩稻蟹和6100亩稻虾养殖基地,亩均收益达6000元。同时,各地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依托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融“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休闲观光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乡打造了千亩油菜花休闲旅游观光基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高效产业,增加贫困户收益。大余县新城镇水南村建设高标准农田1200亩,引进农业企业投资1.5亿元,发展蔬菜和花卉等优势产业。今年,该村152户贫困户可实现户均年增收4200元。2017年全省879个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89.3万亩,惠及贫困户6.8万户。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这一获得感正凝聚起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