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她做儿子的眼睛 帮儿子“看”世界(图)

时间:2018-11-04

■罗建华、记者李桂明文/图

中国江西网讯 早上6时30分许,她开始起来忙活:烧水、做饭、打扫卫生、给两个失明的孩子端来可口的饭菜,并细心地喂饭,然后匆忙吃了早饭,骑上电动车护送大儿子赶往学校读书,每天在学校和家里之间往返4趟,风雨无阻……为了让失明的大儿子顺利上学,她乐当孩子的眼睛和拐杖,陪伴孩子熟悉校园环境、快乐学习、快乐交友……她就是萍乡经开区清泉村村民刘艳清。

近日,记者来到清泉小学聆听了“陪读妈妈”刘艳清的感人故事。

刘艳清带儿子打球

母子俩一起当“学生”

刘艳清的大儿子翔浩今年9岁,一出生就患上先天性失明,小儿子翔宇5岁,一出生接近失明。刘艳清的婆婆已过世多年,公公61岁,丈夫常年打零工,家里的担子基本上靠她一人承担,“孩子年纪小时,在家里可以玩玩具,他们逐渐长大,渴望走出家门与小朋友分享快乐,总不能让孩子一辈子没有朋友、没有文化,翔浩的读书问题好像一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让我们吃不香、睡不着。”

为了让孩子入学,刘艳清和老公处处寻求帮助,很多学校因没有开设盲文课而没有满足他们的心愿。

“开学了,别人的孩子都上课去了,我们心里很着急,我不知流了多少泪,兜兜转转,去年9月,翔浩才进入清泉小学,之后,我又担心他能不能融入学校。为此,我基本上在学校要待一天,坐在翔浩身边,当起了学生,老师教拼音的时候,我小声地念这个字母的拼音,一个不落地把老师所教的知识记下来;在音乐室里,陪孩子唱歌;在体育课,手把手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体育项目。现在,翔浩能和同学们开心相处,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他常常催促我快点送他到学校,他要给小伙伴们唱歌。”刘艳清如是说。

一天,同学投诉翔浩太吵,刘艳清听到这事,默默地哭了起来,刘艳清边说没事,边轻轻拍打孩子的手说,翔浩,在家里不是告诉你不要敲桌子吗?怎么这么不听话?小翔浩那时候仿佛感觉到了母亲的难过。老师们也一边提醒他不要敲打桌子,一边引导同学们多给他宽容,鼓励他纠正了这个不好的习惯。后来,他能通过足音辨别出哪位老师和同学,很有礼貌与他们打招呼,同学们也乐意与他交往。

老师同学热心相助

这位特殊的“陪读妈妈”刘艳清的事迹感动学校师生,翔浩所在的班成立了“小家长帮帮团”,为小翔浩同学解决上厕所、活跃课余生活等活动,传递关爱的温暖。

钟裕琴老师介绍,“小家长帮帮团”去年9月成立,由9个男生组成,设立之初只是为了解决陈翔浩上厕所问题,后来,班里女生也自觉加入到这个团,来负责带着陈翔浩进行课间活动。“小家长帮帮团”的成员们,还会成为“小老师帮帮团”教翔浩读课文。

有一次,该班的彭镇山同学带翔浩背出了古诗《静夜思》,那可把他高兴坏了,迫不及待地拉着翔浩到钟裕琴老师跟前,分享这个喜悦。大家屏息凝神,听着陈翔浩慢条斯理地背出一篇课文时,这可比彭镇山本人背出来都高兴,拉着陈翔浩的手,凑近他说道:“翔浩,你真棒!”

陈新涵同学一向做事慢吞吞,可在帮助翔浩这件事情上从不懈怠。有一天,该班上室外课,同学们纷纷搬着凳子到外面上课,大家晒着暖阳,摆好画笔。此时,刘艳清一手牵着小儿子翔宇,一手搂着大儿子翔浩,因为到达学校稍微晚了一会儿,她和钟裕琴老师解释原因。

“陈新涵注意到,翔浩的凳子还在教室里没有搬出来,陈新涵飞快地跑到教室,在我们谈话时,就快速地把凳子搬了出来,放到陈翔浩身后,慢慢地拉他坐下。这一切的行为都如此流畅,让我看到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在太阳底下泛着金色的光芒。”钟裕琴老师说。

班主任熊云说:“为了孩子,刘艳清吃了很多苦,从不给学校和老师增添负担,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希望孩子快乐成长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把世界上美好的东西献给孩子们,我们也一样,做天下父母应该做的,希望他们快乐成长,感受世界的美好。”9年来,刘艳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有一次,翔宇感冒了,刘艳清寸步不离守在孩子身边。一会儿摸摸孩子的额头,一会儿安慰孩子,一会儿给孩子喂药。有村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这样周到爱护小孩的?”对此,刘艳清笑呵呵地说:“对待孩子只要你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就行。”儿子因双目失明,活动空间和生活圈子很窄,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刘艳清一有空,就会打开手机,给儿子读新闻、讲故事、听音乐,让他了解外面的世界,培养儿子从小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

“虽然我儿子的命运是不幸的,但是遇上了好心的老师和同学,我为儿子感到幸运,我会不惜一切照顾好孩子,尽心尽力让儿子多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学会生存,学点知识,感受世界的美好。”采访中,刘艳清说,“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有信心把家庭经营得更好,我们不能陪伴他们一生,希望他们以后能自食其力,能够生活得快乐一些!”

  • 上一篇:一家四兄妹登记捐献遗体器官(图)
  • 下一篇:他照顾邻居40年 重病留遗嘱仍不忘这件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