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宋海峰 通讯员林华)我省充分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满足消费者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省“优质粮食工程”呈现良好开局。目前,我省有7个粮油产品获得“中国好粮油”称号,100多个粮油产品获全国、省“放心粮油”称号;“金佳”“玉珠”等大米品牌获“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圣农”“昌碧”“汇银”等30多个大米品牌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围绕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打造“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有特色的粮食产业集群。各地立足绿色生态优势,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大米、富硒功能大米、有机大米等优势品种。同时,各地引导粮油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中介+农户”的产业化之路,为优质品牌大米提供优质、安全、稳定的粮源。我省围绕鄱阳湖区、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粮食主产区,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重点推动大米加工、米粉加工、稻米油和山茶油加工的产业布局。宜春市培育了丰城梅林、高安盛发、上高绿万佳和圣牛米业等一批富硒功能农业基地、富硒米制品生产的加工龙头企业,产品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转换发展新动能,促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运行。各地大力改造升级装备水平,构建适应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主食产业体系,提升主食产品社会化供应能力。各地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开发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等新型产品。江西金农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德兴异VC纳有限公司利用碎米生产大米蛋白、大米淀粉、大米糖浆以及食品添加剂,提高了大米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经营效益,产品畅销欧美。江西金佳谷物、江西圣牛米业利用稻壳为燃料,燃烧产生的蒸气用于发电和供应热源用户,稻壳燃烧产生的灰,再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炭黑等,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