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红星村,是因为庐山市横塘镇这座偏僻的小村庄早已声名远播,是全省出了名的明星电商村。而真正认识红星村,要从11月7日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商座谈会开始。
话过去、讲现在、憧憬未来,红星村村民们感谢“货担郎”艰苦岁月赋予他们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也享受新时代年轻人搭乘互联网快车闯出民富村强的电商路,同时还为目前存在的发展痛点和难题感到焦虑。现在,他们思考着红星村在完成第一步商业积累后的创新创业新路径。
回忆:从“货担郎”起步
11月7日,立冬,冷雨中的红星村委会热热闹闹,况森滚、吴小华、况勇华、黄孝星、徐德贵、况九星6名红星村三代羽绒人汇聚一堂。
在红星村,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可谓是家喻户晓,该剧讲述浙江义乌人从“鸡毛换糖”起步,历经30多年曲折发展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生意辐射到全球的故事。话题就从《鸡毛飞上天》开始,年近6旬的况森滚率先开腔,讲了讲红星村的过去。
过去的红星村,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便利,人均耕地少,贫穷的帽子多年摘不掉,但红星村人不甘落后。况森滚说,在80年代初,借着靠近共青城鸭绒资源的优势,不少红星村人进来原料,在家里做好被子、枕头、羽绒服,男人们就和《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一样,挑着货走街串巷叫卖。
“货担郎”的日子清苦,全靠步行,肩上还有货物,但红星村人第一次接触到走出村子做生意的甜头。“1993年,我和10个同村伙伴,每人出资1万购买了一台‘跃进’牌小货车。”况森滚说,从此,来自红星村的手工羽绒制品开始走出江西,不少村镇集市、县市批发市场有了红星村人的身影。
1996年,刚满20岁的吴小华跟随父辈,开车将羽绒服卖到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我算是老江湖,每年从九月开始,就要跟着父亲跑遍北方地区。”况小华笑声爽朗地说,那时年轻不觉得苦,车到一处就卖一处,生意好就在批发市场租个房子,只要羽绒服能卖出去,一件就能有30元的毛利润。
后来,在党员徐德义带领下,红星村人纷纷回乡创办羽绒加工企业。徐德义说,从货担郎到跑车卖货再到回乡创业,充满艰辛,同时又喜悦非常。
“你们是老前辈,为年轻人探好了路。”“80后”况九星接过话匣子,2008年从南昌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广州打拼,2014年他回到村里。
“《鸡毛飞上天》能让没亲历过改革开放,也未曾经历父辈艰辛的创业之路的年轻人近距离感受当年的创业热情。”况九星说,红星村的老一辈就像陈江河一样,用双肩挑出了红星村摆脱贫穷的羽绒产业发展之路。可以说,那一段艰难的创业岁月,延续了红星村人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还激励下一代,让他们走出另一条创新变革路。
体验:做电商并非易事
如今的红星村,家家户户生产羽绒服,还把生意搬上了电商平台,足不出户将羽绒服卖到全国。用横塘镇党委副书记向庆龙的话说,每个红星村家庭在产业园有店,在周边镇甚至周边县有加工厂,父亲抓生产、儿子做电商、母亲负责后勤、儿媳梳理财务,一家人生意红火其乐融融。
跟其他“创二代”不同,今年28岁的魏斌没有加工厂、没有经营经验、没有各地市场的老客户。2011年底,魏斌“触网”,靠着搜索“如何开淘宝店”等相关视频鼓捣起网店。从一张白纸开始,年轻的魏斌愣是将自己的网店销量做到淘宝全网第二。
不经意间,魏斌成为红星村最早搭上互联网快车,在电商平台开网店的一批年轻人。如今,红星村依托羽绒电商产业优势,形成了“十县百镇千村万人从业,亿元产值” 的产业规模,拥有羽绒加工企业426家,电商网点1322家,共注册自主品牌商标175个,各类配套企业85余家,物流企业15家,形成了上下配套完整的产业链。2017年,羽绒产业产值达50亿元,其中电商销售额达31.2亿元。
11月8日19时,19岁的况余斌已经在电脑前坐了数个小时,手指飞快敲打键盘,耐心地回答“双十一”前不断增长的客户问询。征得同意并简短培训后,记者接过鼠标,成为一名临时电商客服。
拼多多、贝贝、阿里巴巴、淘宝,仅仅四个平台就让记者手眼忙不过来。
“叮咚”,淘宝客户“猫咪”问:“店里的这款薄款儿童羽绒服能否降点价格?”还没开始回复,阿里巴巴客户“新潮服饰”又发来疑问:“上周我批发的6件羽绒服,顾客买回去发现有掉绒的情况,如何解决?”还有客户“贝贝”想知晓能否达成供货合作关系。
“一台电脑实现批发、零售、供销合作多种商业模式。”一边老练教导记者回答问询,况余斌一边说,如今的生意经已然和父辈那代发生巨变,但同时也衍生了诚信、售后等问题。
21时,结束近两个小时的客服体验,记者感叹电商不易。“既是老板也是客服,不仅在销售环节融会贯通,还要了解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在‘双十一’期间,往往要通宵工作。”况余斌说。
升级:寻找新“风口”
产业分散各家各户,集聚效应不明显,这是电商发展之初红星村人发展最大的掣肘。
2015年,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红星村占168亩54.5个单元的现代化产业园“当年开建,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目前,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已入驻企业超400家。同时,还配套培训中心、创客中心、数据中心等。2017年,园区销售额超30亿元,占庐山市羽绒电商销售额的30%以上。
老痛点迎刃而解,新难题又不断出现。在3天的走访中,记者接触到十余名红星村羽绒电商从业者。“红星村毕竟不是一个大平台,电商运营、技术人才不愿意进来。”“有量没有质,以价格战换取销量的做法将利润压榨到极低。”“红星村声名远播,拿得出手的羽绒服品牌寥寥。”人才、品牌、利润率低是让红星村创业的三代人最为焦虑的难题。
对此,魏斌深有体会。尽管网店销量高,但他心里清楚,利润已所剩无几。“红星村儿童羽绒服淘宝全网销量高,竞争对手就是自家人之间的较量。‘双十一’前,和表弟商量提价,但‘双十一’前他反倒降价,这使自己网店销量急转直下。”魏斌对此很无奈,没有利润后期发展缺乏资金动力,对红星村羽绒提质量树品牌最为致命。
今年30岁的徐晓东在焦虑的同时,注意到《电子商务法》在2019年即将实行。“《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势必将继续规范电商市场,尤其是对价格战、刷单等违规行为给予最大打击。”徐晓东认为,红星村羽绒服必须走出“要量不要质”“以低价换取销量”的误区。
“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社交营销成为电商发展的新‘风口’。主动找流量、主动吸纳忠诚度高的客户群,积攒良好的新老客户产品口碑,是我下一阶段探索的方向。”徐晓东的想法与漆元勇、况九星异曲同工。
9日下午,在电商创业园漆元勇门店的办公桌上,一字排开13部手机闪烁不止,电话、微信信息不断。“13部手机就是13个电商平台,在每个微信、QQ、抖音等社交软件里均有数千名包含羽绒生产商、物料供货商、淘宝店家、各地实体店老板,当然最多的还是消费者。”漆元勇说,借助社交软件,轻松找物料、现货,同时培育潜在客户。可以说,只要抓住一个人,就要努力培育形成一个良好口碑。况九星如今还通过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红星羽绒产业。
一个简单的“好评”,将鞭策红星村人为羽绒产业的质量、品牌为之不懈努力。站在新“风口”,红星村的年轻人认为,将红星羽绒服引入树立品牌、提升知名度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上来,是所有人必须努力的方向。
为培养本土电商人才,红星村通过政企协作,引入专业电商培训机构――万其电商,针对性开展电商培训。培训师潘春雨介绍,近两年来,电商培训基地开展了40期培训,培训学员16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00余人次。
长期关注红星村发展的九江职业大学教师付莹莹认为,目前红星村羽绒产业发展向好,未来还需重点打造最具特色的童装羽绒服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加快本地电商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快建立符合羽绒服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设计、加工、流通等配套服务体系,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主动与深化全国电商平台对接融合,创新产销方式,形成“互联网+童装羽绒服品牌”新特色。
记者手记
30多年前,红星村人在能人徐德义的带领下,在小山沟里将羽绒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超过50亿元的大产业。记者观察到,多年来,红星村的主打产品由最开始的羽绒被、羽绒背心转变成了童装羽绒服;销售方式从“货担郎”“摆摊设点销售”转换成了“触网销售”。红星村人穷则思变、应市而变、创新求变,以勤劳肯干的精神品质把握了瞬息万变的时代变化,成为全国知名电商村。
不过,如今的红星村产业也遇到了人才缺乏、产业层次低、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这些难题让正逢其时的年轻创业者疑惑重重,同时也普遍感到担忧。这对当地政府在如何抓好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品牌发展、招徕人才、维护区域电商竞争秩序等方面提出了新课题。如果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勤劳肯干的红星村人定能抓住新“风口”,稳中求变促发展。
本报记者 刘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