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燕坊镇美景。 本报记者 梁振堂摄
自行车比赛选手在靖安县美丽的风景中骑行。 本报记者 杨继红摄
横峰县秀美村庄。本报记者 杨继红摄
本报记者 魏 星
赣江,江西的母亲河。千百年来,自南向北,浩浩荡荡,滋养着富饶的赣鄱大地。
位于石城县赣江源镇最南端、武夷山西麓的赣江源村,是赣江的源头所在。这里森林繁茂,生态链完整,森林覆盖率达95%。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高,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单位。水质优良,含有锌、镁、钾等十几种微量元素,每年向赣江输送一类优质水1000万吨,素有“江西水塔”之称。
不砍树了
正是橙黄橘绿时,记者走进赣江源头第一村,沿途但见千峰竞秀、林海连绵,美不胜收。
然而谁会想到,这样的美曾经消失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初期,村民们靠山吃山,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家家户户从事造纸业,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多达100多家,山上处处可见造纸用的木寮。
造纸业的发展,让村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可在收获金钱的同时,村民也饱受污染的痛苦。由于造纸需要大量的竹子,山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更严重的是造纸产生的污水,让净美的溪流变了颜色、没了鱼虾。
这样的短视行为在当时并不是个案。“有水快流”的发展导向造就了种种急功近利,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我省的一些地方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80年代初,仅赣南山区,每年泥沙流失就达5335万吨,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10万公顷,占全山区总面积的35%以上。
针对这样的危机,1983年,江西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江湖工程”。这一工程把“山水田林湖”作为一个大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保护,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基本原则,先后打响了“灭荒”造林、“山上再造”和“跨世纪绿色工程”三大全省性战役,开创了我国大河流域实施“环境与发展”协调战略的先河。
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从开荒种田到退耕还林,从靠山吃山到封山育林……人与自然的博弈中,山江湖工程以退为进,掀起了一场覆盖全省的绿色革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江西从生态环境的恶化中拉了回来,为绿色江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任石城洋地林场副场长的池义发,是赣江源保护区内一名护林员,在这里已经工作了35年。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正是“山江湖工程”开始实施的第一年。
“我父亲在赣江源洋地林场干了一辈子,1983年,他退休后,我继承了他的事业,坚守在这里。”池义发说,“过去,林场都是以采伐林木为主,采伐和造林并举,砍一片林,同时又造一片林,父辈们充当的是采伐员的角色。山江湖工程开始后特别是1998年设立了赣江源县级自然保护区后,采伐完全停止,开始实行森林全面保护。由此,我们的角色由采伐员变成了护林员。”
每天朝阳升起,池义发就开始了他10公里的巡山之旅,山里的小道大都是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这些年走过的路程已相当于10.5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类似池义发这样的守护者,在石城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50多人。有了护林员的悉心看护和管理,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参天大树不计其数,飞禽走兽快速繁殖,流水从未中断。
至今,赣江源村的青山绿水之间还留有手工造纸作坊的石砌池遗址,村民们想以此为警示,警醒自己、启示后人,不要再走弯路。
规矩来了
在赣江源村,两个“规矩”交相辉映。
一个是深藏祠堂的《族谱》,明令:族人严禁偷伐盗取古树,砍一棵树杀一头猪。
一个是立于进村桥边的“河长制”公示牌,职责要求一览无余。
村党支部副书记赖广昌告诉记者:“村里专门成立了管委会,聘请义务巡护员,负责村中古树的管理和保护。村子所在的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村规民约再加上国家法律的明文规定,生态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无以长久。
从山江湖工程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而这其中的代表之作便是河长制。早在2015年底,我省率先在全省全境实施五级河长制,把河长制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抓手。目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正副“总河长”,全省7大江河(湖泊)、114条市级河段(湖泊)、1454条县级河段(湖泊)、10149条乡级河段(湖泊)均明确了河长湖长。
一顶草帽、一双雨鞋、一个钳子、一个编织袋,这就是记者见到的赣江源村外围的瑞坑河河道保洁员赖有能的装备。他负责瑞坑河瑞坑至祥和大约三公里的河道巡查清理工作。每天,他要巡查河道,清理河道垃圾,并把巡查情况记录在工作日志中。
河道保洁员的工作并不轻松。无论春夏秋冬、天晴下雨,赖有能都是每天早上6时开始巡查河道和清理垃圾,一遍巡查清理下来要花2个小时以上,一天在河道两岸行走10余公里。
除辛苦之外,这份工作有时还不被别人理解,劝解他人不要乱扔垃圾常常遭遇不理解甚至谩骂。让赖有能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河(湖)长制深入人心,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往河道丢弃垃圾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以前,每清理一遍河道都有满满一编织袋的垃圾,现在一遍下来,编织袋能装三分之一就算多了。”赖有能说。
如今,在河(湖)长体系下,全省有近10万名像赖有能一样的“护河员”和2.5万名河(湖)长共同护河,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现实。
源头广了
赣江源,是池义发、赖有能世代于此的居住地。对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工委书记温振伟来说,也是他的家,是他的生命。
“1998年,我们建立了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了赣江源保护区管理机构;2004年,申报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温振伟介绍,赣江源生态保护区建立后,增设了23名护林员,实行划片包干,管护责任到人。并且,组织保护区周边林站林场内的50多名职工,建立了联防机制,织成了一张严密的保护网络。
“既要保护环境,也要治理环境。”温振伟说,为护一方山林、保一江清水,石城县加大以核心区为中心的大赣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把住项目引进关,严格落实环保准入制度,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生态文明建设无止境,接力探索在继续。今年5月,省人民政府批准,石城从横江镇拆出赣江源、洋地、迳口、泮别、桃花、石溪、瑞坑、洋和、友联、秋溪、罗云等11个村委会设立赣江源镇。
新设立的赣江源镇国土面积108.24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面积80平方公里,占到了行政区域面积的80%。对此,赣江源镇党委委员陈宇静告诉记者,赣江源镇的设立,对于加强赣江源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推进保护区内百姓生活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绿色崛起,可谓系统工程。江西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由点带面,由线串点,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0年来,江西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筑牢生态屏障。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推动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我省11个设区市全部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现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全省已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183处,森林公园181处,湿地公园93处。
划定生态红线。今年7月,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正式发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为46876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06%,“应划尽划,能划尽划”,充分体现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的决心。
破冰生态补偿。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首期筹集生态流域补偿资金20.91亿元。着力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推进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试点,逐步实现森林、湿地、水流、耕地四个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完善“生态考核”机制。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已累计问责157人,其中厅级干部10人,真正变生态环保“软要求”为“硬约束”,引导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树立绿色政绩观。
…………
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创新,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奋进,全省发展底色“绿”意愈浓。
钱包鼓了
做好生态保护,不是不要发展。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悄然来临。
赣江源村村民范大兵以前办过造纸厂,现在当起了林区社会护林员,多次带领科考队进山进行科学考察。近几年来,该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赣江源以突出的生态优势,引来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范大兵乘势开起了一家土特产销售店,业余时间还做向导。一年下来,他一家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有了范大兵等人的示范带动,赣江源村村民的致富路越来越广,开农家乐、办农家庄园、销售土特产、搞特色种养……
如今,赣江源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了赣江源景区和赣江源漂流,村集体每年可以分红15万元,不少村民因此也吃上了“旅游生态饭。”
为了更好保护赣江源头,保护一江清水,近些年来,赣江源村所在的石城县“谢绝”了许多诱人的投资项目。2011年,一个投资3亿元的制革厂想落户石城县,在环境评估之后,县里发现该企业无法解决污水排放的问题,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拒之门外。
投资20亿元的电镀城、投资2.3亿元的氢氟酸项目、投资2亿元的造纸厂、投资1亿元的印染厂……出于生态环境的考虑,一个个“大蛋糕”就这样被石城县一一挡在门外。
“我们坚决对产生污染的投资项目说‘不’,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是我们的方向和路径,使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石城县委书记鲍峰庭说。
与赣江源村一样,赣鄱大地,生机勃发!绿色成为江西最生动的颜色,见证着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刻绿色实践――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中,江西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投资项目数量占比上,仅次于上海、江苏。这对于一个财政并不宽裕、尚未根本改变欠发达面貌的省份来说,殊为不易、难能可贵。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4年全国前五、中部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国前列。这是在生态优先导向下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C919国产大飞机来了、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移动物联产业方兴未艾、中医药产业发展由“走”变“跑”、智慧农场层出不穷、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生态+”在江西产生的化学反应,绘出了绿色经济的“中国色彩”。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阔步行进在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的征程上,江西人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喝着甜净的水,尽情享受着蓝天的幸福,也为美丽中国立起了“江西样板”。
【亲历者说】
生态是石城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保护生态环境是石城县经济发展的底线。对于像我们石城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欠发达山区贫困县来说,面临着既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建设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实现集聚发展、借力发展、错位发展、创新发展,不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要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石城的支柱产业,着力打造生态体验、温泉养生、四季休闲、客家文化四大品牌,形成“以旅游业为引领,生态农业、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我们将立足赣江源头生态优势,全面启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让群众在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同时,发展特色农林业,实现增收致富。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主动把赣江源保护区扩大到全县范围,着力构建大赣江源保护区,大力推动石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绿色发展。
――石城县委书记 鲍峰庭
【专家说】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如既往贯彻中央要求,一脉相承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性机遇,迈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实步伐,取得了历史性成就。40年来,我们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绿色生态成为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坚持污染防治攻坚,环保理念发生根本性变革,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坚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实现转折性变化,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坚持“废、改、立”并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江西是一个发展中省份,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优越的省份。如何既加快发展、使人民群众过上现代化生活,又切实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江西的绿水青山,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需要不断地探索、思考和实践。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相信我们将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多“江西经验”。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生态办专职副主任 刘 兵
【江西绿色发展年谱】
(一)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改革开放后,中央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江西敏锐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较早树立起生态发展的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省委、省政府提出“画好山水画,写好田园诗”的战略构想。1983年,提出并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1992年初,在总结山江湖治理经验基础上,又作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的重大决策。
(二)深化阶段(新世纪以来至党的十八大召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在提出“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战略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2003年,江西对项目的引进确立了“三个不准搞”的规定。2005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五化三江西”的主要任务,其中建设“绿色生态江西”作为“三个江西”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后,我省提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2009年12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新模式的重大实践。
(三)升华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江西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2013年7月,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确立了全省发展的十六字工作方针,“绿色崛起”成为江西发展的战略核心内容。2014年7月,江西成功列入全国5个全境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省份之一。2016年8月,江西与福建、贵州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8年7月,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深化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战略内涵,将绿色崛起作为江西发展的最佳路径,作出了必须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有率先之举、务实之效的战略部署,更加坚定了全省上下“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