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黎明
3月12日清晨,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马影湖,4000多只冬候鸟小天鹅陆续集结,准备长途跋涉,飞往遥远的西伯利亚。与马影湖相邻不远的洞子李村村后的山上,2万多只夏候鸟已开始筑巢,准备孕育下一代。
在都昌湖区,赤麻鸭、小天鹅云集湖面,苍鹭、斑嘴鸭等穿梭其间,冬候鸟和夏候鸟混杂一起,一派和谐景象。这一切,护鸟人士李春如尽收眼底,他每天都在密切监测冬夏候鸟的进出变化。“眼下,湖区正上演冬夏候鸟‘换岗’的好戏。”李春如从事候鸟保护工作已有38年,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都昌候鸟医院院长,共救治近6万只受伤的候鸟。
李春如告诉记者,早在2月2日,首批夏候鸟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都昌湖区。目前,鄱阳湖保护区内已有5万多只夏候鸟光临,主要以苍鹭、夜鹭等十余种鹭鸟为主。此外,在湖区越冬的冬候鸟90%完成北迁。但在都昌保护区,仍有6000余只冬候鸟正分批集结,过不了几天,最后一批越冬候鸟将全部飞离鄱阳湖,返回到内蒙古大草原、西伯利亚等栖息地繁衍生息。
在鄱阳湖湖口县水域,越冬候鸟也正在成批北迁,越来越多的夏候鸟陆续飞抵湖区栖息。“受天气影响,今年夏候鸟来鄱阳湖比往年晚了几天。”湖口县野保站相关负责人说,影响夏候鸟迟来的因素有很多,前期持续多日的阴雨寡照天气是主因。
据鄱阳湖保护区监测人员介绍,灰头麦鸡往往作为夏候鸟的“先头部队”抵达鄱阳湖。随着气温不断回升,由须浮鸥、各种鹭鸟组成的夏候鸟大部队将会逐渐取代越冬候鸟,鹭鸟大部分集中在都昌县苏山乡达子咀村。每年来鄱阳湖度夏的夏候鸟约有20万只,4月是它们飞抵的高峰,8月后陆续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