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小游园晒的家风家训成一景。
本报记者余红举文/图
“孝敬为先,克己厚人”“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远近闻名的“好学村”――进贤县三里乡何家村,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家风家训雕刻后晒到家门口,或是彩绘后晒到村头小游园,成为乡村一景。
何家村最有名的家风家训来自何焕奎,这位参与筹建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南昌大学医学院前身)的先贤,而今,南昌大学里还矗立着他的铜像。
何焕奎子孙人才辈出,这与何焕奎对教育的重视分不开。
“上个世纪50年代,祖父退休返乡后,将房屋、积蓄全部捐给了国家。”3月23日,江西知名画家何大愉回忆起祖父何焕奎时,说:“他虽没有留下物质财产给后人,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诚信宽厚、勤俭自尊、忠孝守法、知识报国’的家风家训。”
何大愉说:“祖父晚年学习之刻苦是我时时目睹的,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医学事业的追求。他眼睛高度近视,看书时需要在阳光或灯光下脸贴着书才能看清,写东西时也是这样,脸几乎要贴着纸面。”
“何焕奎的家风家训不仅影响其子孙,也影响了村里更多的读书人。”何家村党支部书记何国龙指着一栋何焕奎住过的老宅说,“何焕奎当时把家宅捐给村里办学,因而‘诚信宽厚、勤俭自尊、忠孝守法、知识报国’也成了村小的校训。后来村小搬迁了,但何家村的读书人对此仍牢记在心。”据介绍,何家村978户,有80%的家庭培育出了大学生,进入新世纪,每年考取一本、二本的学生至少20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学村”,诠释了家训中的“知识报国”。
何家村晒出的家风家训故事中有土生土长的名人,也有普通百姓家庭。“待人诚,受人欢;广交友,四方通;名气大,不忘本;知其恩,懂回报。”这是年过八旬的何志瞬的家风家训,家谱记载已经传了八代人。何志瞬6个子女在外经商,事业有成,成为何家村村里村外的佳话。
家风家训有文字记载,也有口耳相传。曾任江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的廖淑梅在《岁月如歌》中叙述了丈夫何解山(南昌大学教授,三里乡何家村人)退休后帮助百姓脱贫致富的故事,并感叹这与公婆口耳相传的良好家风家训密不可分。
“户户晒家风家训,晒的是家庭温情故事,晒出了孝老敬亲、夫妻和睦、邻里和谐的文明家风。”三里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席丹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把好家风家训故事的传承作为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支点,通过家庭‘小细胞’让廉洁文化在家庭中生根,为弘扬社会良好风气夯实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