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金平
草木萌生,田野新绿。4月13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质量兴农工作推进会在永修县召开。
“创新”“科技”“品牌”已成为我省今年春季农业生产的3个关键词。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创新兴农”“科技惠农”“品牌强农”,早部署、早动作,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创新让农业迈向高质量
4月12日,永修县九合乡城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点(下称“城南项目”),现场一片繁忙,十几台挖掘机正加紧作业,工人们正忙着调试各种设备,预计4月底全面完工。
城南项目――全省智慧农业的样板工程,建设过程无不体现“创新”二字。
过去,对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往往是设计、建设、经营、融资各管一方,难以发挥高标准农田的高效,而永修的做法却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城南项目率先在全省创新性地提出“EPC+经营”(设计、建设、经营一体化)模式,由江西水投提前租赁1万亩土地,经营期限为30年。该公司按照高标准全智能模式进行设计,建设全智能控制排灌系统,打造南方稻区高标准农田的全新样板。
江西水投城南项目负责人余圣告诉记者,城南项目的亩均投入8000元,经营主要围绕“永修香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发展订单农业,辐射带动了该县30万亩优质稻订单生产。另外,城南项目还通过种植油菜发展休闲农业,以此提高土地的附加值。“通过稻油轮作,除去一切成本,预计每亩田年收益可达600元。”余圣高兴地说。
在打造高标准农田项目上,永修还创新性地推出了“EPC+融资”(设计、建设、融资一体化)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打造高标准农田在资金上的短板。据了解,这一融资模式由江西国控来运作,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新增耕地产出率进行融资,融资1.5亿元,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因为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永修今年将先后打造3000亩稻鳖共生基地、1万亩稻虾科养基地、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永修创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只是我省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我省通过创新手法打造高标准农田,农业质量效益及竞争力明显提高。
科技让农业播撒绿色希望
春播时节,在永修县三角乡周坊村600亩高标准农田现场,农民蔡四江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里不停地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
“我对机器插秧更有信心了,机械插秧一天能插40亩地,家里200亩地5天就能全部插完。”说起科技给种田带来的便利,周坊村村民张宝民高兴地说,现在科技发达了,育秧有大棚,插秧用机器,收割也是机器,真叫一个方便。
而在永修县马口镇举行的“农业大讲堂”现场,自走式的植保机来回施肥、无人机精准喷药……轮番上演的各式高科技植保机械,让前来学习的农民朋友大开眼界,也给农业播撒绿色希望。
“我们采用高科技的植保无人机喷洒方式、精准施药技术、专用药剂等,对作物病虫害实施统防统治。”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该公司开发的这款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节约农药30%左右。
在城南项目现场,全智能的节水系统更让人“吸晴”。该项目采用PE管道输水,这一灌溉方式可根据水稻的用水需求自动控制,既节约用水,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
近两年来,我省通过智能终端操控,无人驾驶植保机器人在田间转弯爬坡,无人驾驶植保飞机在地头低空作业,固定在地垄的无人值守喷灌滴灌节水设施根据土壤墒情不时补水……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智慧新农具使春耕一改长期以来人挑肩扛、牛拉人忙的景象。各地智慧农机大展身手,春季农业生产进展顺利。据省农业农村厅机械化处统计,去年我省农机总动力为2382万千瓦,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8%(全国为6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全国为57.5%)。
品牌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农业要强,品牌一定要强!在此次春季农业生产推进会上,与会人士对品牌农业有着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振兴。“生态鄱阳湖 绿色农产品”品牌开始唱响全国、走向世界,绿色生态成为江西农业发展的“底色”。目前,江西四分之一的农产品销往省外市场。
如何转化优势,怎样打造品牌?不同于以往的绿色、有机、无公害“老三品”,在此次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质量兴农工作推进会上,不少与会代表认为,必须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
与优势区相结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特色农业的“地域名片”。“永修香米”“赣南脐橙”“四绿一红”茶叶等一大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农业品牌,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进区域品牌创建中,我省强调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点,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品牌为纽带对接产需,实现优势优质、优质优价。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农业品牌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我省将打造以“赣”字为主的农业品牌,丰富中国和世界人民的餐桌,展示江西农业的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