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特色小镇勿忘特色发展(图)

时间:2019-05-21

本报记者 余红举

前不久,在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赣州市大余县丫山小镇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的经验,被作为“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推广。此次被推广的特色小镇屈指可数,丫山小镇成为全国的佼佼者。

江西特色小镇建设发力,始于2016年12月,省政府印发《江西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之后,各具特色的商贸金融、风情旅游、运动休闲等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省现有省级特色小镇54个、全国特色小镇12个。

专家指出,江西特色小镇的建设,推动了经济动能转换,促进了城市和小城镇协调,也促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不过,个别地方出现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值得警惕;还应克服急躁心态,有序建设特色小镇。

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通村结合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打造的彩绘新村。本报记者 徐 铮摄

因地制宜 遵循规律

特色小镇,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是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经济模式。

记者调查发现,全省各地成功的特色小镇,有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精益生产”模式,像资溪面包、鹰潭眼镜、安义铝合金、明月山旅游等,从县市中心城区向周边乡镇辐射;第二种是中小城镇之间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清晰、竞争力强大的群落“弹性专精”模式,像三清山的一个镇可以解决高空旅游栈道建设,上饶市广丰区一个镇可以解决挖掘机使用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不难看出,成功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要遵循规律。

丫山地处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字形而得名。丫山小镇有诸多头衔,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丫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丫山虽然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但丫山小镇建设定位并非旅游小镇,而是体育小镇,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打造全新的体育运动产业,巧妙利用优势资源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丫山小镇的投资主体――大余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向阳,是地道的丫山人,在外打拼多年回乡创业,瞄准运动休闲产业与乡村旅游振兴结合的商机,结合丫山资源特色,投资建设家乡。他说:“赛事多了,景区人气旺了,游客也就多了,企业有钱赚了,周边的百姓荷包也鼓了。”

事实证明,这条特色之路的选择非常正确。丫山小镇2007年投资建设,10年之后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大余县体育局局长林菁表示,丫山小镇突出运动休闲主题,被打造成了地方特色浓郁、体育元素突出、旅游要素显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良好市场效应的运动休闲小镇。目前,小镇建成了体育馆、越野赛道、训练基地等基础设施,近3年累计举办31类300余次运动休闲活动,参加人员超过120万人次。

为什么大家不远千里来到丫山小镇运动休闲呢?林菁分析道,丫山本身的自然文化魅力以及丫山小镇高规格的运动基地,能够满足专业运动人士进行长时间的训练需求,增强了非专业人士在丫山小镇旅游的体验性和趣味性。

发展平台 打造精品

特色小镇能够成功,除了因地制宜、遵循规律之外,重在特色。

去年,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流舍畲族村吓通村小组、丰坪村小组地块获批建设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之后,与江苏永达传媒开展合作,以资源入股旅游发展。在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支持下,两个村小组发生了巨大改变:160多亩梯田完成复垦,种植了观赏和药用兼备的芍药,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淡水石斑鱼养殖,由大连民族大学援建完成一座又一座精品民宿……

得益于此,当年两个村小组获得分红28万元,资源变资本、资本变收益,显现出特色小镇旺盛的生命力:7户畲胞开办的民宿农家乐,年收入近百万元;过去小山村的笋干、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价格低还愁销路,而今价格大幅上涨仍供不应求……

两三年之间,具有“赣鄱风味”的特色小镇拔地而起,既产生新经济、新动能,又创造了宜居宜业的新发展空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小镇在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南康,被誉为“江西版的温州”,是全国有名的实木家具生产基地。在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之时,赣州市副市长、南康区委书记徐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南康家居小镇,解决家具产业低附加值的问题。

去年6月,南康家居小镇开放,让中国家具产业博览会创下观展人数超百万、交易金额破百亿的“双百”记录。而今,这里是中国家具产业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设计之都、云上小镇、体验之城……南康家居小镇现已聚集全国乃至全球研发、设计、电商、销售、物流、品牌等各类高端人才、高端要素,是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被列为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教学实践点。

徐兵介绍道,南康家居小镇的建设运营,彻底改变了南康家具市场高端要素“两头”(研发设计、营销)在外的现状,实现了南康家具产业链集群化、供应链系统化、价值链枢纽化的国际化大产业的发展模式,点燃家具产业“强引擎”,冲刺2000亿元产业群。

克服急躁 亟待有序

特色小镇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也有少数地方执行中出现了偏差。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教授曹国新对特色小镇有过深入调研,他向记者举了这样的例子:我省某地以超优惠的条件引入某集团建设旅游城,力图一举破解新区生产、生活、生态建设的难题,配套房地产获得超额利润,产业却被甩了,特色小镇难以持续。其实这类问题在全国都存在。

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如何纠偏,防止陷入房地产化?江西润赣旅游智业机构董事长高发钱认为:“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国土资源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资源,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是唯一资源。”曹国新在把脉全省特色小镇建设时,发现了新病灶:有地方引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之后,匆匆忙忙将风景名胜等国有资源经营管理权,低价甚至免费转让给企业;或是匆匆忙忙地流转数百亩甚至几千亩农地给企业,想一蹴而就。结果,“招商时热热闹闹,落地时却一拖再拖”。

“出现这类问题,是少数地方耐心不够。特色小镇建设纠偏,就是要克服急躁心态。”曹国新建议,各地要按照中央要求,限期清除特色小镇中的“僵尸企业”,有效盘活资源,牢牢掌握资源主动权。同时,优质资源不要整体转让,而应切分成子项目、切分成配额,分项转让,以配额招商,以此识别专业市场中的专业选手,并保持商家之间的充分竞争,形成强者进、弱者出的优胜劣汰机制。

当前,我省多个部门联合酝酿特色小镇退出机制,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特色小镇,次年调整进入观察名单,并向设区市政府发函督促问责;对进入观察名单的镇,一年后对其整改情况进行实地复核,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小镇”将被淘汰。

  • 上一篇: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落细
  • 下一篇:江西实施“洁厨亮灶”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