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才 本报记者 邹晓华
祠堂成为优秀传统文化讲堂
5月27日,夜幕落下,乐安县罗陂乡水溪村女子乐队正在彭氏大宗祠里唱歌。水溪村女子乐队有20多个人,笛子、巴乌、葫芦丝、舞蹈,样样都能;自编自导的竹竿舞、现代舞,跳得有模有样。彭氏大宗祠是这支女子乐队平时排练和表演的主要场所,也是村里的传统文化讲堂。
罗陂乡是乐安县西南与永丰县接壤的一个乡镇。谈到将祠堂变讲堂的原因,罗陂乡党委书记陈雪华告诉记者,全乡各村共有大小祠堂10余座。早些年,这些祠堂除用作宗族祭祀和举办红白喜事外,大多时候都闲置不用。同时,以前的罗陂乡产业单一,人口密集且群众宗族观念强烈,群众农闲时打牌之风盛行,耽误发展不说,还容易引发矛盾。
2016年,由乡政府组织举办的第一届乡村器乐大赛在水溪村举行,没想到有近百人报名参加。从2017年开始,乡党委、政府对村民自发的文化需求加以引导,成立了罗陂乡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并引导和鼓励各村利用乡村祠堂、农村书院等场地,改造成优秀传统文化讲堂,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据陈雪华介绍,目前,全乡包括水溪村女子乐队在内组建了6支民乐队,乐队成员发展到100余人,将6处乡村祠堂、农村书院改造成了优秀传统文化讲堂,今年,还将实现全乡9个村(社区)的全覆盖。
“水溪村以前是个有名的麻将村。村里的祠堂改造后,村里的文化活动多了,大家有时间就来跳舞、学乐器,日子充实多了。从参加女子乐队后,我也没有再摸过麻将了。”村里的女子乐队队员王香花告诉记者。
如今的王香花,把多数时间投入到乡村文化的学习中,并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经常参加县乡组织的文艺演出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今年,她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一座祠堂多项作用受欢迎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行走在初夏的罗陂乡右源村,古祠内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循声而往,只见村中古樟掩映下的阙氏祠堂内,30多个统一着装的孩童,正端坐在孔子像前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教材。
右源村村干部阙金财介绍,这座祠堂建于清代,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战士曾在这里驻扎,墙外还留下了不少红军标语。去年,乡村两级对祠堂进行了修整,添置了桌椅、黑板等必要的设备,为村里的孩子开设了传统文化课。
“那是我的孙子阙宓,上四年级。”站在天井旁听讲的村民阙泉香指着其中的一个小男孩说。阙泉香介绍,阙宓今年11岁,父母外出打工。自从参加了每周一次的祠堂里的学习,通过读经典、练书法、学唱歌,从来不干家务的他现在经常主动扫地,每天都将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对爷爷奶奶也更孝顺了。“变化还是蛮大的!”阙泉香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把乡村祠堂、农村书院打造成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罗陂乡财政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并争取到中国人保财险集团捐赠36万元定点扶贫扶智扶志项目资金。此外,乡党委、政府结合各村实际,提倡“一祠多用”。在全乡已打造的6处祠堂和书院,除作为各村乡民乐队训练和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外,一般还具有图书室、法律知识讲堂等功能。
在该乡罗陂村陈氏大宗祠,记者看到祠堂二楼已改造成了农耕和民俗文化的展示馆,展示了从各村收集的老物件1000余件,留住乡愁。而右源村的阙氏宗祠,乡里正结合红军标语和红军战斗旧址保护,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受到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