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实名制通道。
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工地情况一览无余。
“智慧工地”整洁有序。 (图片均由本报记者余红举摄)
本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傅平凡
一提到建筑工地,人们脑中习惯性地冒出这样的场景:尘土飞扬、工料乱堆。不过,被高科技、数字化“武装”的“智慧工地”则是另一番景象: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等集成应用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智慧工地”平台能及时“看”到违规行为、“听”到噪音、“闻”到粉尘……工地整洁有序,管理规范。
南昌市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联合研究院邻里中心项目(以下简称邻里中心)工地就是这样一个被“武装”起来的“智慧工地”,也是全省第一批“智慧工地”之一。工地的智慧系统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管理、远程视频监控管理、智能塔吊可视系统、天眼系统智慧平台、工友实名制与人脸识别门禁、施工电梯及塔吊智能管控系统等,让工地变得越发“聪明”,管理也得到进一步规范。
这个“智慧工地”到底有多智慧?7月21日,记者来到该工地一探究竟。
智慧大脑管好“人”
要想进入邻里中心工地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工人出入工地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机打卡,然后戴好安全帽才能进场施工。
进个门还需要双重验证?原来,这样既可核实在岗工人数量,还能确保工人着装符合安装操作规范,让迈进工地的第一道门就是安全的。
每天上班时,钢筋工刘明华都要在安全通道上“刷脸”进入作业区。刘明华说:“刚开始对实名制挺抵触的,以前进工地可以抄小道,现在只能走大门。后来才知道工地是在为我们工人着想。”
刘明华思想大转变源自于一次意外,后台微定位显示他长时间处于静止或摔倒状态。工作人员及时找到他的准确位置,发现刘明华中暑了,并第一时间送医施救。
“嘀嘀!有未佩戴安全帽的人进入施工区域!”有了实名认证后,报警器会对没戴安全帽的人员发出警告,同时后台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显示其身份信息。
“这主要是用来提醒大家,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者的安全。”南昌市政开发集团邻里中心项目负责人郑宏凯介绍,以往传统工地,统计用工人数困难,而且经常出现施工时乱串岗现象,管理人员很难应付,现在一顶帽子搞定。
据了解,邻里中心每个安全帽内绑定了定位芯片,每块定位芯片关联工人的独特编码,并与银行对接,通过考勤数据比对,建立工资发放台账,实现工资点对点发放,不会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而VR安全培训体验也是“智慧工地”的一大特色。为了让工人们牢记“安全”二字,项目现场利用VR安全培训体验馆的新技术、新场景与新模式,实现工人入场教育全覆盖,让安全生产不留死角。记者走进设在项目现场的VR体验馆,一线管理、作业人员通过模拟体验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和违章作业操作带来的危害,强化安全文明施工意识,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探头让工地精细化
在邻里中心工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探头,包括视频远程监控、塔机安全监控、卸料平台监控、升降机安全监控等。围绕人、机、料等关键要素,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技术等环节进行改善,实现信息有效传递、问题及时跟进、工地有序管理。
7月21日15时,工人赵中喜正操作3号塔机平稳运行。“原先,塔机操作仅靠塔吊司机肉眼判断及司索工(吊装作业中的地面工作人员)的现场指挥。” 赵中喜说,随着塔吊升高,仅靠塔吊司机的肉眼是很难清晰判断安全细节,虽然配备了司索工,但司索工使用对讲机与塔吊司机交流的时候,对讲机信号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在“智慧工地”,施工方在吊钩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实时向塔吊司机展现吊钩周围的高清视频、图像,以便塔吊司机快速准确判断和操作,解决视觉盲区、远距离视觉模糊、语音引导易出差错等行业难题。
同一时间,一双“眼睛”也注视着这座塔机。“以前谁进入塔机,吊了多重的东西,我们都无从知晓;现在有了塔机安全监控平台,工人要‘刷脸’才能进入塔机,是否有从业资格证,操作过程吊了哪些货物,都会一一生成数据传至后台,运行过程中,吊起的货物超重就会报警。塔机安全监控平台操作员调出当天运行数据,一目了然。”赵中喜告诉记者。
走进工地施工区,眼前是一块电子监控显示屏,上面清晰地显示当日工地上PM2.5、扬尘、噪音等实时数据。一旦其中一项指数超标,系统会作出相应反应。比如扬尘超标,自动喷淋装置会喷洒水雾降尘,噪音超标时工地会发出警示。
“智慧工地”一体化平台上显示,7月21日,PM2.5在10时17分超标,为109。“当时在卸载材料,PM2.5超标。随后及时启动喷洒水雾降尘,PM2.5从最高值降了下来。”郑宏凯说。
“‘智慧工地’通过与现场的扬尘、噪音等监控设备连接,与喷淋设施联动,实现监控与治理‘两手抓’。”高新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二部副部长汪晓洋说。
南昌市政开发集团负责人李昊表示,“智慧工地”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工程项目管理“酷”起来,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工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