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乡间的陈训杨
战争年代,他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复员回乡,深藏功与名,奋勇争先战斗在家乡建设第一线。面对战伤复发、家庭困难,他却从未向党和国家提任何要求。“一心跟着党走,要吃得起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的誓言,他用一生去践行,他就是江西省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退役老兵――陈训杨。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 罗 、李莉记者陈雪红/文
穿上军装 他是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
陈训杨部分奖章
出生于1920年的陈训杨,从小家境贫寒,家中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七。时逢乱世,他的六个哥哥或被日本人杀害、或被抓壮丁,全部一去不复返,家中仅剩他这个小儿子。
由于战事吃紧,1948年,陈训杨被迫到国民党部队当兵。四个月后,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第二野战军16军46师尖刀团――138团。
1949年4月,为争取早日解放新中国,我军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当时,长江风大浪高,上级决定成立一个300多人的“突击队”,率先渡江抢占渡口,为大军开路。加入突击队有三个条件,必须是党员、南方人、会游泳。三个条件陈训杨只符合一个条件,他是南方人,但不是党员也不会游泳。
陈训杨也知道,突击队实际上就是敢死队,生存下来的机会很渺茫。凭着一腔热血,立功心切的陈训杨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被批准。
长江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突击队的任务就是率先抢占渡口,打掉敌人的堡垒。
渡江战役开始后,敌人的炮火开始密集起来,不断落在突击船周围,炸起冲天的水柱,长江上一米长的大鱼成片成片地飘上来。
战友不断牺牲,剩下的人依然勇往直前。陈训杨说,自己当时根本没想到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只一心向前冲。300多人的突击队,到了对岸只剩下50多人,陈训杨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天气很冷,上岸后,绑腿上沾满了泥巴,又结了冰,增加不少负重,但是陈训杨依然冲锋在前,和战友一鼓作气往前冲,直到占领对方的阵地,最后生存下来的突击队员仅有13人。
成功打掉敌人的堡垒后,陈训杨又马不停蹄地领到了新的任务,运送战友过江。
冒着枪林弹雨,陈训杨不顾生命危险,担任小船的舵手,在江面上来回六次接送战友。长江下游江面最宽处达10余公里,从凌晨三点至第二天清晨八点,陈训杨靠着一身打不烂的“铁骨头”,未曾停歇,不知疲倦。
在这场战役中,陈训杨荣获一等功,被授予“水上英雄”,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次战役也成为陈训杨这辈子最难忘的事情之一。
随后,陈训杨又投身到解放大西南战役中。
西南地区地势崎岖,山高路远,陈训杨不怕苦不怕累,曾在一天之内负重走了180里,昼夜不休,被授予为“行军模范”。
行军过程中,长期肩扛重达30多斤的轻机枪,导致他的右肩肩胛骨严重变形,右肩明显低于左肩。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陈老将衬衫衣领轻轻拨开一侧,一块磨得失去纹理的皮肤清晰可见,如一枚“军功章”,刻在了他的身上。
之后,陈训杨随部队南征北战,不到半年行军六省区。先后参加解放大西南、成都会战等战役以及剿匪建政工作。在西南剿匪的时候,陈训杨的一只眼睛被躲在暗处的土匪用鸟铳打伤,虽然经过治疗恢复了,可也留下了后遗症。
1950年,陈训杨又响应党的号召,随部队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朝鲜西海岸反空降和抗登陆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等。朝鲜停战后,陈训杨又随部队驻守平康、铁原前线。
7年多的战争生涯,陈训杨出生入死参加大小战役十余场,屡立战功。
脱下军装 他是不折不扣的好干部
陈训杨和家人在一起
“立功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搞好家乡建设,另立新功!”1955年4月,结束了浴血奋战的岁月,陈训杨由国防部批准复员,离开部队的时候,陈训杨部队首长这样叮嘱道。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话语,成为陈训杨坚守一生的信条。
陈训杨说,自己是一根筋,这辈子没文化,一生就干了两件事,一是打仗,一是修水库。
刚复员时候,陈训杨被分配在县里从事林业工作。后来新中国开始了一场向大自然“宣战”、治理江河洪水、兴修水利的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当时,高安市(当时称县)被作为江西省水利建设示范点,陈训杨受命调至上游水库任施工团第三连指导员。在修筑大坝期间,他时刻以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身份要求自己,累活脏活抢着干,带着大家不分昼夜奋战大坝上。
“那时完全是军事化管理,因为他担任我们连的指导员,所以他每天三点钟就催我们起床,然后同我们一起劳动,吃饭都是送到工地上去的。他总是最早出门的,最晚收工的那个。”说起与陈训杨一起修筑大坝的情形,今年74岁的村民滕朝九这样说道。
陈训杨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工期正紧,无法及时赶回家,后来陈训杨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陈坝根。
从1956至1960年期间,陈训杨辗转于高安水利工程建设一线,先后修建碧山、樟树岭、九龙等水库、堤坝,还并被县里评为“劳动模范”,多次受到表彰。
陈训杨参与修建的上游水库,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在当时,上游水库不仅是高安最大的水库,还是当年全国60大水库之一。直到现在,上游水库依然是高安河北片区灌溉水源地,高安城区一部分自来水水源也来自于此。
1960年,水利工程结束后,组织上将陈训杨调到黄沙苗圃工作,陈训杨却主动申请放弃了铁饭碗工作,回到大城洲上老家,当起了普通农民。
回到村里,不管是刚开始的大队的民兵连长,还是后来当上村大队书记,陈训杨都是出了名的硬骨头、“暴”脾气。植树造林,果园开发、河流清淤上,他事事干在先;无论谁做事偷懒、为人耍滑,他都会严词训斥,绝不留情面。
1978年,在大城高邮补修堤坝时,已经58岁的陈训杨仍然吃苦带头、奋勇争先,他的事迹一度在乡间广为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