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高译丹
黄水泉曾经是南昌县广福镇宋洲村的一名精准扶贫户,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他先后做过赶集车师傅、图书管理员。2013年,他租了5亩地用来种植西瓜。两年后,有了经验的黄水泉逐渐加大规模,直到2019年,他种植的土地已达43亩,困难也随之而来。黄水泉种的西瓜年产量已达5万公斤,可因为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今年已有2万多公斤西瓜烂在地里,他愁得饭都吃不下。
黄水泉种的西瓜今年迎来了大丰收
■扶贫户种西瓜撑起全家经济来源
黄水泉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右下肢残疾,行动不便,79岁的母亲患有眩晕症与高血压,无法做重活,最大的女儿才上初二,最小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妻子在家做家务,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家庭的重担都压在黄水泉一个人身上。为了生计,黄水泉做过赶集车师傅,一天下来能赚70元,可这根本无法维持一家六口人的吃用。
2013年,黄水泉被评为宋洲村的精准扶贫户,为了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党委、政府给他家6口人办理了低保,也减免了3个小孩的学费。确保了基本经济来源,黄水泉开始思考,还能做些什么增加经济收入,他想到父母在种地的同时也会种西瓜、蔬菜自家吃用,他每次在旁帮忙时,耳濡目染地学会了种西瓜的方法。同年,黄水泉向周围村民租了5亩地,翻地、下籽、施肥,开始种起了西瓜。
■扩大种植规模相信日子越来越好
2017年通过精准扶贫户危房改造,黄水泉一家人从破旧木屋搬进了楼房,又考虑到他行动不便,劳动力差,广福镇扶贫干部给他办理了光伏扶贫,宋洲村主动聘他为农家书屋管理员。然而,黄水泉并不满足于此,他和走访的扶贫干部说,“我虽然腿脚不好,但也不能只依赖党和政府,人总要自立自强”。
2018年,在镇、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主动承包了村里30亩田地种植大棚蔬菜。每天早上4点,黄水泉与其妻子带着3个孩子到地里摘新鲜蔬果运到车上,再由黄水泉开车到集市上去卖,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有付出才有收获”。黄水泉称,虽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他很满足,2018年他已经脱贫,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黄水泉一家的生活逐渐变好时,2018年年底的一天早上,他在赶集时与一辆小型车相撞,他完好的左腿被撞伤。住院之后,黄水泉只拿到保险公司1万元的垫付赔偿,写下欠条的小型车司机却迟迟不来。由于当年蔬菜的收成不好,加上聘请的工人每天都要按时结算工资,家里已是入不敷出。黄水泉只好拒绝了医生手术治疗的建议,回家养伤。
■西瓜产量大增却遇到销售瓶颈
经历车祸的黄水泉没有灰心丧气,生活的磨炼让他越挫越勇。“2018年,种植蔬菜亏本了。2019年初我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再将甜瓜和蔬菜交叉种植,一方面甜瓜比蔬菜收成好,另一方面也是适应市场需求。”黄水泉称,对于他的想法,其家人、村里人都说“他是心比天高,劳动能力差、又没有技术,种菜已经亏了本,还想扩大种植规模,好高骛远”。黄水泉没有理会众人的质疑,更专心研究种植方面的资料,因为他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闲暇时间,他喜欢浏览农业蔬菜种植方面的书籍,向书本取经,并运用到自己的蔬果种植上面。
2019年年初,广福镇扶贫干部联系交管部门、保险公司等,帮助黄水泉拿到了交通赔偿,他拿着这笔钱继续租赁土地,种植了西瓜和甜瓜。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黄水泉精心照料下,今年的瓜地收成很好,“去年每亩地西瓜产量2000多公斤,今年每亩产量已达到2500多公斤,总产量有5万公斤。我已经掌握到方法,相信明年、后年西瓜的产量还会提高。只是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只靠每天在集市上卖,根本卖不完,希望各界好心人士能够买我的西瓜。”黄水泉称,他还准备请农业方面的专家系统地教他,让西瓜变得更漂亮、产量更高的种植方法。
■大量西瓜烂在地里渴望摆脱困境
“黄水泉为人勤劳、不愿服输,生活的挫折只会磨炼他,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定,对于这样的励志典型,政府也愿意帮助他。”南昌县广福镇组宣传办主任、宋洲村蹲点干部杨岳峰称,如今黄水泉的西瓜产量、质量都提高了,但西瓜大量上市,没有一个固定的销路,导致他的西瓜虽然卖出去很多,但也有很多烂在地里。“我们发动周围的村民、干部来买黄水泉的西瓜,可是能力有限,现在地里仍剩余几千公斤的西瓜,希望各方朋友能够奉献一份爱心,帮助他脱困。”杨岳峰称,黄水泉的西瓜又红又甜,有奥雷8号、爱花2号、黑美人等品种,且施的都是有机肥,不打农药,绿色健康,有很多回头客,希望能够找到固定的销路来销售黄水泉的西瓜,帮助他摆脱眼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