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梅 郑文斌 本报记者 练 炼
近日,一张“永修香米”宣传海报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图片,刷爆了永修市民的朋友圈……
位于鄱阳湖区的永修县,素有“鱼米之乡”“赣北粮仓”美誉,水稻种植面积达54.76万亩,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江西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如何从“产粮大县”向“粮食强县”迈进?这是永修始终思考的一个问题。
2018年,江西省组织实施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着力唱响江西大米品牌,“永修香米”成为重点支持发展的七个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同年,江西“永修香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标志着“永修香米”产业正式迈上品牌化发展道路。
筑牢生产基础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打造“永修香米”产业的重要一环。
“过去的‘烧饼田’‘油条沟’‘碟子塘’,如今变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以后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望着郁郁葱葱的高标准农田,永修县立新乡种粮大户毛日光高兴地说。
近年来,永修县以“建良田、保增产,促发展、惠民生”为抓手,积极整合资金,创新设计理念,大胆使用新技术、新材料,重点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把项目区建成“田成方、管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
据该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周君花介绍,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态环境,增强了灌溉、排涝、降渍、防旱功能,全面提高了耕地内在质量,可实现旱涝保收,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促使基本农田向“优质、集中、连片”的集聚方向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步伐。
据统计,2017和2018年,永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分别为6.69万亩、6.4万亩,实际完成7.03万亩、7.4万亩,荣获2017年度江西省高标准农田绩效考评一等奖。随着全县高标准农田的建成,为产出优质“永修香米”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升品质
“先进的稻米加工设备和严格的入库甄选条规,确保了每一粒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安全。”在“永修香米”品牌授权生产企业――九江谷稼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企业内务管理负责人丁龙向记者介绍。
永修县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时,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对照顶级进口香米标准,完善了“永修香米”建设体系,成立了“永修香米”品种技术委员会,制定了《“永修香米”品种入选原则和办法》,建立了品种遴选机制。同时,为不断提升“永修香米”品质,还从各省引进22个香米品种进行试验,联合科研院所研发更优品种。此外,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建立了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擦亮品牌
永修自然条件适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深厚的稻作经验和文化。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位,机械化程度提高,种植技术更加先进,永修稻米产业日渐成熟,但由于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稻米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待提高。
为此,永修以唱响“永修香米”品牌为抓手,深度挖掘“永修香米”历史底蕴和内涵,融入农耕、农禅等历史文化元素,深化永修香米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永修香米”智能服务和客户体验展示中心项目建设,通过采取“地理标志+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模式,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化发展,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外有名气、内有底蕴的香米品牌,奏响“永修香米”产业发展最强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1至5月,“永修香米”6家授权企业实现销售额2.98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销售永修香米2.3万吨,其他大米2.6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