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 颖 实习生 陈菲菲
碧绿的荷塘一朵朵莲花争相绽放,掩映着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干净的水泥路从村里通向镇上,一片片绿油油的赣南橙园果实累累。这是宁都县黄陂镇高田村的一景。
“感谢曾书记,是他帮我们脱了贫!”村民赖门秀激动地说。村民口中的曾书记,是江西警察学院帮扶宁都县黄陂镇高田村工作队队长、宁都县黄陂镇高田村第一书记曾昭优。从2015年到现在,曾昭优在高田村已经工作了4个年头,他把人民警察的一腔热血洒在扶贫工作中,让高田村这个昔日的贫困村焕然一新。
“要想富,先修路。”位于偏远山区的高田村,交通十分不便。曾昭优到高田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资金为村里修建一条便利路。他先后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修建了高田河大桥、高坎公路、乌寨公路、塘源水陂,修通了一条扶贫发展的路。现在从高田村去县城比原来近了35公里,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而且方便农产品的销售。
有了路,还要有经济产业才能持久,曾昭优深知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每个贫困村村情不同,致贫原因也不同,帮扶工作要找准发展方向,选准帮扶措施。为此,曾昭优用两个多月时间,走遍了高田村1428户村民,做调研,摸情况,制定对策,与村民商讨出路。
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在江西警察学院的支持下,曾昭优因户实施了产业扶贫的“238工程”养殖和“260工程”种植产业,每户贫困户养殖2头猪、38只鸡,种2亩莲子、60棵脐橙,为村民提供免费的幼崽、种苗。专门请农粮局的技术人员教村民养殖种植技术,并负责产品回购,破解了当地在产业发展上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问题,闯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
现在高田村169户贫困户户户有产业,去年全村贫困户新增产业收入平均每户1.5万元左右。
“不仅道路要宽敞,村民还要住得好。”高田村有39户老人住老房,这些老房子年久失修,十分破旧。看到老人们简陋的居住环境,曾昭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向单位申请了25万元资金,帮他们维修加固,粉刷墙面,硬化地面。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村里的老人亲切地称呼他为“村里的好书记”。
村里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曾昭优挂在心头的一件大事。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没有足够的师资,是高田村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为此,他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更换了高田小学的课桌椅,维修小学围墙,新建了8套教师宿舍,建设了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还争取到了200万元资金兴建高田村幼儿园。现在高田小学有11个老师任教,学校教育水平大幅提高。
“你用心帮扶村民,他们会给你亲情的回报。”曾昭优时时刻刻把对贫困户的关怀放在心上。一有空他就到贫困户家里走访,和村民们拉家常、了解情况,贫困户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解决。
村里的贫困老人姜五秀一家三口生活十分困难,儿子患有肾结石,孙女还在上学。得知姜五秀要陪儿子看病,曾昭优专门给她送去2000元帮扶资金。过年期间又额外自掏腰包给姜五秀几百块钱买年货。“曾书记真的十分挂念我们,对我们的关心,比亲人还要亲。”78岁的姜五秀老人提到曾昭优哽咽地称赞道。
“精准扶贫办实事,情系百姓暖人心。”2018年刚过完年没多久,村民们就把一面锦旗送到曾昭优手里。“这面锦旗代表了我们对曾书记的感谢。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脱贫致富的好日子。”村里的老人、贫困户代表纷纷对曾昭优竖起了大拇指。
“我在高田村工作已经4年多了,看到村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这比任何荣誉都要珍贵,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曾昭优深情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