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辉 本报记者 曹 耘 文/图
2017年5月,每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袁河(新余段)21条支流在断面水质检测过后,没有一条的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三类水标准。
到今年7月,这21条支流中,达到地表水水质三类水标准的河流占比超过了80%,水质得到大幅改善。同时,新余在江西省2018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取得了全省第三的好成绩。
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记者深入袁河(新余段)等多处水域开展走访调查,记录所见所闻,探寻变化缘由。
生态化治理后的分宜龙须沟入湖口
治理前情景
见闻:“龙须沟”由黑变清
地点:分宜县介溪湿地公园
北京有一条龙须沟,因老舍创作的同名话剧而闻名;分宜县有一条由西向东横穿县城南部,最终汇入仙女湖的主排水渠,也叫龙须沟。虽然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但两者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都从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
8月22日,记者在分宜县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袁海平的带领下,来到位于该县分宜镇介桥村的介溪湿地公园,走在整洁的栈道上,只见远处的青山与身旁的绿水、绿植相映成趣,不时有飞鸟在水面掠过。
袁海平说:“湿地公园位于龙须沟的中下游,去年9月开始建设,总投资3000余万元,已基本竣工,栽培了20多种水生植物,可对上游流下的水进行生态净化,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观光场所。”
龙须沟曾是分宜人民的一块心病,由于迟迟得不到根本治理,长年累月的超标污水排放使水质变成劣五类水,臭气熏天,百姓避之不及。
从2016年开始,新余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湖长制,设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790人,大力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分宜县决定彻底整治龙须沟。在源头上,先后投入2亿余元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及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扩建工程等。在沿线实行生态化治理,包括建设介溪湿地公园与水生态修复保育工程等。今年,该县将继续投资7600万元在龙须沟实施水环境提升项目。袁海平自信地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流入袁河的水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三类水标准。”
见闻:水葫芦难觅其踪
地点:袁河渝水区通洲办事处段
2018年8月,刚上任的渝水区通洲办事处主任潘林正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时,却被水葫芦弄得十分疲惫。
原来,流经通洲办辖区的袁河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大量水葫芦,有时出现数百米长的河面被密密麻麻的水葫芦全部覆盖的情况。担任办事处副总河长的潘林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
水葫芦学名叫凤眼蓝,是一种浮水草本植物,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可造成航道阻断、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危害。清理水葫芦及河道垃圾的工作办事处一直在推进,潘林希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上任初期,他几乎天天观察河水,只要有空就和河道巡查员、保洁员、志愿者去清理水葫芦和垃圾,并经常走家入户宣传环保知识。
去年,该办事处投入近10万元资金,请专业打捞人员清理水葫芦。潘林说:“虽然清理水葫芦很难,也花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但这项工作必须做下去。”同时,他也向上级反映了相关问题。
为了更有效地管护河湖,新余市鼓励各县区及相关责任单位推进河湖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管理。渝水区于去年年底开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打捞清理辖区内袁河上的水葫芦和垃圾。今年以来,潘林的河长工作开展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记者在袁河通洲办事处段看到,河面已经没有水葫芦。
见闻:护湖(河)队守护一方清水
地点:仙女湖区九龙山乡黄田村
8月19日上午8点,仙女湖区九龙山乡黄田村委护湖(河)队成员谌小明与谌小华驾驶摩托车沿着九龙江,开始了一周一次的例行护河巡查工作。九龙江流经该村委辖区,是仙女湖水系的一条分支。
他们一次巡查的路程近10公里。在位于东边村小组的一处河湾,他们发现岸边漂浮着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垃圾,便立即下车用特制的工具打捞,并用垃圾袋装好,运到村里的垃圾回收点上。如果发现河面上有垃圾,他们还会划船去打捞。到中午12点半左右,他们完成了这一次护河工作。
新余推行河长制、实施湖长制工作后,专门在仙女湖设立了市级湖长。各县区也设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和湖长。仙女湖区的沿湖(河)村委纷纷响应,成立了护湖(河)队,承担起辖区内河湖的管护工作。由13个村小组组长担任成员的黄田村委护湖(河)队专门安排了5人负责垃圾打捞工作,其中就包括了陂头村小组组长谌小明与东边村小组组长谌小华。
经过几年的护河工作,谌小明最大的发现就是河中的垃圾一年比一年少,水也一年比一年清;最大的希望是上级能给予护湖(河)队更好的保障,让他们能更好地保护这“一湖清水”。
见闻:“家河”恢复往日美丽
地点:渝水区珠珊镇庄上村
在渝水区珠珊镇庄上村委航桥村小组旁,有一条长3公里左右的袁河分支,被当地人叫做“家河”,即“母亲河”。
今年66岁的村民胡银美从小就生活在航桥村小组,自己的家与“家河”仅隔一条马路。他记得10来岁时,经常到河中挑水回家用,那时河水很清澈,有鱼又有虾。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家河”变得越来越“脏”,经常漂浮着各种垃圾,甚至有死猪,没有村民敢用这里的水,鱼和虾也似乎消失了。胡银美坦诚地告诉记者,除了外部原因,村民们缺乏环保意识,向河中随意倾倒垃圾也是造成河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从2016年开始,他发现村委会主任担任起了村级河长,经常在河边巡查,组织人员打捞垃圾,走家串户宣传环保知识,劝导村民保护“家河”。村小组也在每家每户门前放置了垃圾箱,有保洁员每天负责收集垃圾,运到回收点。与此同时,新余市也在全市范围开展消灭劣五类水行动和清河行动。截至今年7月,袁河(新余段)12个国控、省控、县界断面水质已连续20个月未出现劣五类水。
现在,每天清晨和傍晚,胡银美都会到河边走走,看到鱼、虾又回来了,“家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心里总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