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傅平凡
8月6日,天刚蒙蒙亮,抚州市东乡区珀 乡北庄村稻蛙繁育、生态泥鳅养殖、高产油茶等产业基地,一片忙碌。忙碌的身影中不乏曾经的贫困户,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就业、销售产品等方式“链”入产业,多渠道增收,稳定脱贫。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北庄村增强产业扶贫的辐射力和覆盖面,使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2017年,整村脱贫的北庄村,梦想并不止于此,而是通过产业聚集,实现乡村振兴。
农业专家指导生态泥鳅养殖,让产业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 余红举摄
“+贫困户”模式 享受政策红利
北庄村村部大楼挂着两块牌子:珀 乡北庄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珀 乡北庄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别小看这两块牌子,这可是已脱贫村民或者贫困户的聚宝盆。正是有了这两块招牌,才有了“公司+养殖合作社+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贫困户”“村委会+电站+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
看中了北庄村的好山好水,在抚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对接下,东乡人陈俊4年前来到北庄村,建起了生态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没想到,第一年就产生了效益,直接帮扶1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4800元。
挖掘到北庄村生态农业发展潜力的陈俊,2018年再次投资组建稻蛙源养殖合作社,建设了14亩大棚作为青蛙的繁育基地,为北庄村贫困户年分红7万余元,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生态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是建稻蛙源养殖合作社,其“公司+养殖合作社+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为贫困户无偿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服务和就业岗位,实现了3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和在外村民返村创业。
“这是一种造血式的扶贫。”在陈俊看来,要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让政府的支持、企业的投资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保证农民的收益,以及未来可持续的脱贫。2015年至今,陈俊在北庄村投资了五六百万元,他深感“投资选对了地方”。
陈俊“投资选对了地方”,而魏煤裕脱贫则是“沾了好政策的光”。
年过五旬的魏煤裕身患小儿麻痹症,以前家里穷,加上腿有残疾,说不上媳妇。在外流浪捡垃圾过了半辈子的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每年可从北庄村“七天果辰”产业基地分红3500元,从光伏产业分红1000多元,而作为村保洁员,他每月工资有1100多元到手。细细算下来,魏煤裕年收入超过1.5万元。
“依靠党的好政策,脱贫了,正思量着找个媳妇。”魏煤裕说。
产业带动就业 帮助群众脱贫
“单纯依靠各种补贴、分红,不是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关键还是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鼓励扶持贫困群众灵活就业。”珀 乡党委书记于志云说道。
事实也是如此,有了产业才能带动就业,帮助群众脱贫。
2016年,乐竹生妻子因车祸瘫痪。为了照顾妻子,乐竹生无法外出务工。妻子一年仅治疗费就超过两万元,家中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当学徒,一个在校读书。看着一贫如洗的家,乐竹生曾抱怨:“姓乐,心里却很苦!”
困在家中的乐竹生一家每年从生态泥鳅基地分红4800元,从稻蛙繁育产业分红3000多元,从光伏产业分红1000多元,根本就不够一家人开销。
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乐竹生一家脱贫谈何容易?省证监局在北庄村投入70万元建设的高产油茶基地此时派上了用场。省证监局驻北庄村第一书记胡实说:“高产油茶基地栽种后,管理很重要。乐竹生曾经是名护林员,管理起来有经验。”
“如果没有产业,分红、就业便是一句空话。”乐竹生感叹道,“除了分红,还拿着工资,土地入股合作社,大儿子现在一个月也能赚2000多元,多种渠道收入,让生活走上了正轨,有了希望。”
让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专长,是北庄村开展产业扶贫的关键。北庄村在产业打造上,根据贫困群众的自身条件量体裁衣,让有劳动能力者各谋其业,让弱劳动能力者各尽其能。目前,北庄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09人,已脱贫36户、86人,未脱贫8户、23人,贫困发生率0.82%。
产业持续接力 助推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让北庄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再难找到“闲人”,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扶贫以前,北庄村集体收入是等靠要,而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超过10万元。这些村集体收入,都将投入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基本保障救助。”北庄村党支部书记乐文荣底气十足,“今后,村集体收入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乐文荣底气从何而来?答案是一个个实打实的扶贫产业。
“我们现在就是要扎根在北庄村,再扩大生态养殖面积,打造北庄品牌产业!”陈俊正与南昌大学合作,在北庄村建设稻蛙流水线生产、加工,以及冷链物流。
2015年底,省证监局与北庄村结对定点帮扶,建立了340亩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产生效益后,村集体与合作社将按照三七分成,贫困户分红也在其中。胡实介绍说:“高产油茶基地将为北庄村后期可持续脱贫提供动力,预期2020年挂果,2022年丰产,收益可期。”
“七天果辰”在广东、江西是响当当的连锁品牌,其不仅仅是水果专卖,还包括自有的水果种植基地、批发和配送、网络销售等。公司在北庄村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导和鼓励贫困户栽种脐橙,并签订销售保护协议……
看着北庄村又一批即将冒出头来的扶贫产业,珀 乡乡长饶伟波信心满满:“我们不仅要让贫困户脱贫,而且要带领村民致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以多元产业带领北庄村民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