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怀峰 文/图
“咕咕……”每天7时左右,钟运科就会提着食桶,来到养鸡的院子,喂养他的100只蛋鸡。“现在土鸡蛋一个能卖1.5元至2元,我家的鸡蛋不愁销。”钟运科说,他现在依靠养殖蛋鸡加上村里合作社分红,走上了致富路。
钟运科的脱贫故事,是大院村村民发展种养业的一个缩影。大院村位于上栗县赤山镇西北部,距萍乡市城区15公里,距上栗县城27公里。该村辖19个村民小组,571户2768人,系赤山镇唯一的省级贫困村。2015年,萍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牵头,与中国电信江西公司等单位一起,派出精兵强将,对大院村进行挂点帮扶,通过发展种养业,让大院村摆脱了“等靠要”,2017年摘掉了穷帽子,目前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巩固与提升期。
大院村果蔬基地迎来丰收季。
村里有了连通县城的致富路
时已立秋,大院村150亩蔬菜产业扶贫基地正处换茬期,菜农们正忙着开始整地,为下一季蔬菜种植做好准备。
“在这个蔬菜产业扶贫基地,村民依靠种植蔬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可是在以前,由于出村公路没有修好,蔬菜难以外运。”大院村党支部书记钟建新告诉记者,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过去大院村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村里的路不仅破烂,而且很窄,甚至一条连通县城的路都没有。
要想富,先修路。2016年大院村开始修缮村路、生产路,土路摇身变成水泥路。“下个月,我们又打算把现在的水泥路铺上沥青,对道路进行再改造。”钟建新向记者介绍,让路“串起来、联起来、环起来”,构建大院村的交通网络。
引资引能人发展种养业
大院村毗邻萍水河,当地村民世世代代依靠养鱼为生,由于遭受外来饲料鱼的冲击,传统的养鱼失去了市场,近20年来村民纷纷放弃养鱼,或外出务工,或种植水稻。
“现在发现,消费者喜欢吃原生态的人放天养、不吃饲料的鱼。于是我们恢复传统的养鱼。”大院村引进的养鱼大户钟宏告诉记者,村里因地制宜,依靠萍水河资源,恢复养鱼,他承包了村里3口鱼塘,加起来有100多亩,有一个50亩的鱼塘今年可以取鱼。同时,他还吸纳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合作,以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在大院村,除了引入资金与能人养鱼,也有本村能人结合本村土地、山林资源,建立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一起养羊、养鸡等。
“我的合作社养了80多只山羊、几百只鸭子,今年还要养1000只左右的鸡。”大院村永明合作社负责人钟建丰告诉记者,他以前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通过发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实现了脱贫致富。现在他已经把大院村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他的合作社,家中有劳动力的就安排在合作社务工,没有劳动力的就按筹资多少参与股份分红。
大院村还引进了广西一家水果客商来村里种果树,另外村里还规划了50亩油葵种植。
“我们计划今后把村里的种养业与体验游结合,同时与村里的渔文化嫁接,形成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向外推介。”钟建新告诉记者,大院村脱贫致富有了产业支撑,大家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农产品销售搭上“短视频+直播”快车
王云野是中国电信江西公司派驻在大院村的扶贫队员,他先后获得江西省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今年5月18日,萍乡市依托王云野劳模品牌,在大院村挂牌成立“云野贴心工作室”。
“互联网影响大,王云野与云野贴心工作室把现代网络营销带进了大院村。”村民何利华告诉记者,她原本是特困户,丈夫6年前患肝癌去世,婆婆7年前车祸后瘫痪在床。为了生计,她依靠卖刺绣作品为生,但传统的销售模式让她的作品难以畅销。
得知何利华的情况后,王云野通过抖音、微信等方式帮助何利华卖刺绣,同时发动云野贴心工作室的志愿者一起利用网络销售,很快何利华的刺绣供不应求。
贫困户钟建丰作为带头人成立的永明合作社,共养殖了2000多只鸡。迫于养殖成本越来越大,在今年年初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贱卖了1000只鸡。王云野知道后,立即制止钟建丰出售剩余的鸡,并且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帮其推销,最后以每公斤36元的价格售出,另外还为永明合作社卖出了750多公斤鱼、16头猪。
王云野告诉记者:“信息扶贫,一头连着贫困户,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它的最大特点是,现代网络技术让贫困户的产业成果有销售渠道,让消费者买到品质可靠的产品。”王云野告诉记者,短视频、视频直播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农产品销售当中,今后会培训更多的大院村村民利用网络来销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