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诚平
这个暑期,瑞昌市民田信军每天都乐呵呵的,儿子今年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开学在即,他和妻子每天都在忙着为儿子准备上学用品。
“儿子,上街给你买床新被子吧?”“不用,我在网上买了。”“儿子,上街给你买两套衣服吧?”“不用,我在网上买了。”“儿子,上街给你买个平板电脑吧?”“不用,我在网上买,你只管用手机转钱给我就是,哈哈!”“你怎么这么懒,上街买东西都不愿出门!”田信军有些发火,儿子却嘲笑他:“老爸,你老土了吧,现在一部手机在手,足不出户,就能把所有要买的东西搞定!”田信军只好不再管儿子置办上学用品的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手机转钱给儿子。过了几天,儿子果然把所有需要置办的东西都在网上购买齐全了,而且收货地址直接填学校,免得开学时大包小包带一大堆行李。田信军感叹:“我上学那会,是挑着粮食去换粮票,你们现在是带部手机就出门,真是太方便了。”
“一想起当年挑粮换粮票的辛苦,现在头皮还有些发麻。”田信军笑着说。田信军是1990年考上师范学校的,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第一件事,就是挑粮去乡粮站换粮票。17岁的他挑着50多公斤的担子,压得直不起腰。踉踉跄跄走完4公里山路,肩膀磨破了皮。以后每学期开学时,他都要挑满满一担粮食去粮站换粮票,然后拿粮票到学校食堂换饭票。直到1992年上半年取消粮票,才不再受挑粮之苦。“现在家里吃的米都是老婆网购的,在手机上一点,千里之外的大米两三天就能送到家。”田信军笑着说。
对粮票的记忆,九江市柴桑区新塘乡西河村51岁的张新柱同样印象深刻。张新柱收藏有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票证,有豆票、油票、肉票、布票、奶票等,甚至还有火柴票,最多的是粮票,从地方粮票到全国粮票,从半两的粮票到十斤的粮票都有。张新柱说,他记得小时候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没有票简直是寸步难行。有一次他拿着5分钱进城想买一个馒头吃,由于没有粮票,硬是没有买到。
无票寸步难行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票的重要性,后来有了粮票等票证,他总是舍不得用,越积越多。随着市场供应越来越丰富,粮票等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张新柱手中的这些票证,如今仅剩收藏价值了。现在,张新柱经常在网上做些收藏品生意,资金往来都是通过手机支付完成。前两年,他出门时还习惯带现金,后来发现移动支付无处不在,现在出门就再也不带现金了。
张新柱说:“从支付方式的变化,能够看出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越来越便利。”
今年4月,南昌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签约城市移动支付等合作项目,在非税缴费、医保社保缴存、税收缴纳等方面,开展政务服务移动支付项目合作;推进地铁、出租车及其他客运交通枢纽、停车场接入支付宝支付;在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引进支付宝移动支付、扫脸支付等服务,提高教育缴费移动支付覆盖率;引进蚂蚁金服扫脸支付技术,提高市区主要连锁商业网点扫脸支付结算覆盖率。今后,南昌市民将在移动支付等方面享有更多的便利。
从凭票购物,到现金直接购买,到刷卡支付,再到现在的刷手机支付,一机在手,无论是话费、水费、电费、燃气费,还是出门旅行、医院挂号、日常购物,都能随时随地搞定,移动支付以极高的渗透率进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近47.7万亿元。移动支付除了在线上消费外,在线下消费也越来普及,现在很多人出门基本上不带现金,一机在手,吃喝玩乐全搞定,移动支付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40年间,中国人的钱包逐渐鼓起来,但随即又“瘪”了下去――移动支付让钱包失去了“用武之地”。从有钱买不到粮食,到无现金走天下,支付方式变化的背后,是经济发展质的飞跃、人们幸福指数的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