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60后
栏目主持人:刘祚保
本期主题:谦让是美德
嘉宾:彭堂华
谦让是一种美德,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还能懂得谦让实属不易。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算得上是一段艰苦的岁月。本期请来72岁的彭堂华,请他聊一聊那个年代大家是如何相互谦让。
彭堂华
主持人:那个年代条件那么艰苦,有什么让你特别感动难忘的事情吗?
嘉宾:我是1947年出生的,感觉最艰苦的年代是从1959年到1963年,也就是我长知识长身体的学习阶段。
1961年,我到上饶地区贵溪中学读初一,学校的配给粮每个月只有13.5公斤,根本不够吃,上午上完一节课,肚子就空空荡荡了。
我们课后会到学校附近村庄收完红薯的地里去捡漏,有一次刨出了一个250多克重的红薯,在场同学眼睛都发出“绿光”。
我们还到田里、水沟里去抓泥鳅,但自己却没有油,于是把一大脸盆泥鳅端到校外一位孤老家中,用老人的油和辣椒烧好,跟老人一起大快朵颐了一番,比过年还开心。最后,我们会把剩下的泥鳅带回学校加餐。
我最小的妹妹有一次饿得难受,父母只好到邻居家借了一碗稀饭来给她喝。后来,又把妹妹送到当厨师的姑父家,连着住了3天,她的身体才恢复。因为吃不饱,我从小学毕业到初中毕业,身高从133厘米长到135厘米,只长高了两厘米,成人以后身高也只有162厘米。
主持人:大家都这么艰难,你们兄弟姐妹是怎么做到相互谦让的?
嘉宾:虽然那是个艰难的岁月,但我们兄弟姐妹都很有孝心,有吃的都是先给奶奶吃,父母一直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我们。记得我7岁那年,爸爸挑了一担谷子在厅堂里,厅堂是敞开的,无意中把箩筐的绳子扒开了,缠了小脚的奶奶拄着拐棍经过,不慎绊了一跤。离奶奶10多米远的爸爸看到后,立刻把奶奶扶了起来,然后跪在地上,要求接受奶奶用拐杖打屁股的惩罚。
其实,有孝心的不止我们一家人。
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妈妈从家里赶到学校来看我,同学们把自己端回来的米饭匀出一小茶杯,交给我,让我妈妈吃,说不能让她饿着肚子回家。我妈妈问大家够不够吃,谁都说自己够吃。事实上,大家都已经饿了三节课。这次之后,我发现所有同学的家长来到学校后,在场的同学都会把自己碗里的米饭匀出来给家长吃,非常自觉,特别有孝心。
如今国家强盛了,衣食无忧,大家更应懂得相互谦让。每每想起这些事,我依旧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