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给流浪人员更多关爱

时间:2019-09-05

本报记者 李耀文

今年暑假,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的长期滞留人员很开心,因为他们期待的“心灵手巧”创意手工、创意绘画小组活动终于开展了,在老师及专业社工们的耐心指导下,他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艺作品。“只要他们在这里开心,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次活动就有意义。”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站长陈志成看着长期滞留人员的画作,忍不住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017年11月,新建成的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正式投入使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救助服务,一场对新的管理方式的探索,也随之正式开启。

站内医养结合、照料救助,给流浪人员一个温暖的家

日前,记者来到抚州社会救助管理站时,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大。

政府购买服务、医养结合、实施站内照料救助,这是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的全新尝试。站内照料服务中心(简称照料中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床位200张,室内活动室15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800平方米。

记者在照料中心看到,医疗室、电视及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滞留人员在中心内可以随处走动。入口处的小黑板上,记录了他们每天活动的时间,从吃饭、看电视、室外活动到睡觉,每一项都十分清晰。

陪同采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长期滞留人员维持在70人左右,因智力或伤残等原因,绝大多数都不能实现自我照料。他们因为反复被家庭抛弃,以及在社会流浪过程中受到心理伤害,很难融入社会生活,且有时候会带有攻击性。为了给长期滞留人员一个稳定、温暖的家,照料中心按照职业化服务的标准开展照料服务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退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服务,并设立心理宣泄室、沙盘治疗室、音乐放松室等场所,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照顾。截至7月底,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购买社会服务涉及40余人。

由被动救助变主动救助,让流浪人员回归家庭怀抱

今年11岁的小辉(化名),因不能接受父亲的体罚式教育,反复离家出走,这导致他不爱与人接触且性情暴躁。他是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的“常客”。

了解到小辉的情况后,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启动个案专项服务,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

工作人员和社工通过心理引导、物质奖励等方式,帮助小辉调节和家庭的关系,经过5次上门工作,小辉和父亲因教育方式产生的矛盾慢慢消解。同时,救助管理站在了解到小辉家庭困难的情况后,帮助小辉家庭申请了低保。自救助管理站介入以来,小辉再未出现离家出走的行为,父亲也没有对他进行过体罚式教育,达到了服务目标。

“让每一个流浪人员都回归家庭,能得到家人的拥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成功帮助小辉回到家庭,让陈志成对救助管理站未来努力的方向更加清晰了。

为了更好地帮助流浪人员,吸纳专业社工机构驻站服务,抚州市社会救助管理站设立了45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成功吸引5家社会组织加入,成为抚州市首家社会工作实务实习实训基地,让站内干部职工和社工在基地接受比较系统的专业服务培训,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上一篇:万火金进城卖瓜记
  • 下一篇:小学生拾金不昧 交警队发奖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