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国旺 陈家宇 本报记者 徐国平
坑里村的蘑菇鲜无比,晓堆村的大蒜穿“红衣”,桐村村的葡萄甜蜜蜜……
日前,记者到新余市渝水区鹄山乡各村采访,绿绿的橘林、迷迭香,红红的荷花、葡萄,漫山遍野;地上跑的鸡和鸭,水里游的鳗鱼、小龙虾,映入眼帘;村民带着汗水的笑脸,不时展露……这一切,无不显示该乡扶贫产业“一村一品”已然形成气候,让村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2+N”产业扶贫
鹄山乡现有省级贫困村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7户518人,其中已脱贫152户349人,未脱贫85户169人,贫困发生率0.9%。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鹄山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确定了全乡“2+N”的产业扶贫模式,即以果业、大蒜为主要扶贫产业,确保每户贫困家庭至少发展1亩果园或者1亩大蒜。同时,要求各村因地制宜发展蘑菇、迷迭香、中药材、油茶、莲蓬、鱼虾等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目前,该乡已确定扶贫产业总生产面积468亩,项目总投资233.4万元,其中贫困户通过自筹资金、土地等要素入股。今年预计产生收益73.2万元,其中净收益46.13万元,带动33人就业,284名弱劳力或无劳力贫困人员将通过差异化分配获得资产性收益。
大棚里种出“致富菇”
2016年,鹄山乡坑里村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为尽快“摘帽”,村委成立新余市坑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流转土地100余亩,整合上级资金,筹建坑里村扶贫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共有连栋温室大棚4栋20个7680平方米、单体大棚18栋7200平方米,共计1.48万平方米。
2017年3月,坑里村利用已建成的大棚进行蘑菇种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运行,很好地解决了基地农产品种植技术把握难、产品销路不广、易挫伤村民积极性等问题,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大棚里种出“致富菇”。经过3年的努力,坑里村蘑菇产业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好。从2017年9月到今年5月,大棚蘑菇产量8.6万公斤,实现产值66.2万元。按照差异化分配的方案,依据一般贫困人口与深度贫困人口进行差异化分配,人均可获得至少3000元分红。
今年4月,坑里村决定发展第二项扶贫产业,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70亩种植中草药,目前已完成栽种,预计明年开始产生效益。如今,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
大蒜示范种植带富一方
鹄山乡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家家户户都种大蒜,品种为本地的红衣大蒜,籽大味美、香味醇厚,“鹄山大蒜”远近闻名。但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且种植费时费力,易受天气影响,价格波动较大,鹄山大蒜的种植规模逐年减少。
今年,在确定扶贫产业项目时,该乡决定重振“鹄山大蒜”雄风,提升“鹄山大蒜”品牌知名度,让“鹄山大蒜”为脱贫攻坚作贡献。除坑里村、桐村村,其他7个村采取合作社与本地企业合作的方式,发展大蒜产业。
该乡通过召开产业扶贫座谈会、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晓堆村建设130亩鹄山大蒜种植示范点。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按每亩3415元筹集项目资金,作为大蒜的种植和田间管理费用。由本地企业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组织生产管理,合作社保底按每亩1500元获得收益。同时,为增加大蒜产业附加值,积极注册“鹄山牌”糖醋大蒜商标,并扩大糖醋大蒜的加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