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霞 黄永泉 本报记者 鄢朝晖
千人走路,一人领头。近日,石城县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记者走进石城,探究该县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生动实践。
条件与程序并重,精选带头对象
能吃苦、讲信用的李晓华,在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小松镇丹溪村的一次村民选举大会上,李晓华当选为村“两委”干部。
群众信任、组织期望,李晓华甩开膀子,回乡创办富鑫百香果农场,并在果园里养殖番鸭和白鹅,以“党建+电商+基地”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据了解,富鑫百香果农场当年就实现销售额18万余元,7户贫困户土地流转不仅每亩可获得300元的年租金,且劳动力入股加参与经营管理,人均每月收入2500元以上。
在致富带头人甄选上,石城县突出政治思想、创业意愿、创业基础和带领能力“四强”,按照个人报名、村级推荐、乡镇初审、县级确定的程序,优先从基层优秀党员中挑选培育对象。目前,全县700多名致富带头人中,有合作社领办人或骨干86人、村组干部203人、产业大户或新型职业农民94人。
培育与带学并进,提升帮带能力
针对不少贫困户因缺技术致贫的现状,石城县把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作为破解问题的“金钥匙”,坚持培育与带学双管齐下,着力提升帮带能力。
2014年,屏山镇山下村赖宝林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家乡成立宝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因不懂养殖技术,赖宝林创业失败。2017年,为提振赖宝林的致富信心,当地推荐他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
学技归来,赖宝林流转土地650亩,进行规模生产、立体养殖,发展鱼、泥鳅等水产养殖150亩,并养殖土鸡20万羽。同时创建扶贫车间,以“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吸纳15名贫困人员就业。
石城县在实行科技扶贫过程中,着力推进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坚持本土培训与外出取经“两条腿”走路。组织160名培育对象分三批外出培训。同时,由县涉农部门的技术专家现场传技,每年集中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300人次以上。
奖励与扶持并举,燃起帮带热情
木兰乡山地鸡养殖大户谢伙生,用自己的坚持把山地鸡做成响亮品牌。2016年,谢伙生联合当地养殖大户,成立山地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构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订单式养殖体系。目前,已有400多户群众参与山地鸡养殖,其中254户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并培育出25名致富带头人。
该县在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时,还要求带头人签订帮带目标责任书, 建立创业致富带头人帮带贫困户台账,帮扶时间不少于一年,帮带5户以上贫困户脱贫。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业绩评定。目前,全县创业致富带头人中,有7人获评优秀创业导师,共获奖金3.5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超过700名, 共带领42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