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沈冠楠报道:初秋的江西赣州石城县小松镇,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将小镇与外界连通,道路上车水马龙,道路两边盖起了平整的楼房,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在不久之前,还很少有村民知道,在这闹市中,居住着一位曾在抗美援朝时期英勇抗敌、后又解甲归田的老英雄。他就是廖学经,一名今年已85岁高龄的老党员。
记者了解到,廖学经1934年出生在石城这片红土地上。17岁时进入石城县大队三连担任通讯员,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1952年8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队任班长,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随部队退伍转业到山西省大同市建筑公司工作。1962年,他放弃工作回到家乡,兢兢业业做了10年村支书,并默默奉献当了18年山村教师。“饱经风和雨,深藏功与名”是对这位好战士、好党员、好老师一生最好的诠释。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沈冠楠/文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邱业成/摄
抗美援朝:英勇抗敌,负伤仍战斗
在廖学经房间的小抽屉里,珍藏着一套奖章,这其中有“中朝友谊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等,廖学经将它们精心装裱着,珍重收藏了半个多世纪。9月18日,老人将勋章取出展示,3枚古朴的奖章仿佛在向我们讲诉那段峥嵘岁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线需要支援,廖学经在第一时间报名参战。他在训练中,表现出优秀的素质、突出的能力,荣获通令嘉奖,并担任了排长。训练不久,廖学经就随部队赶赴前线。廖学经第一次上战场,就在“三八线”附近,带领战士们成功击退敌人大获全胜。
1953年2月,由于兵力不足,廖学经所在炮兵连临时担任运输兵任务。3月,在运输物资过程中遭敌人袭击,子弹从廖学经后背右侧打进腹部,被紧急送往后方急救才取出子弹。经3个月的治疗后,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廖学经,执意回部队继续参加战斗。同年6月,廖学经随部队回国后,才将身体内的子弹碎片完全取出。
建设家乡:鞠躬尽瘁打好脱贫战,群众眼里的好书记
上世纪50年代的石城县小松镇新坊江口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老百姓靠天吃饭,贫困多发。这一切都被廖学经牢牢记在心中。1962年,原本已被分配到山西省大同市建筑公司工作的廖学经毅然回到江西石城,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
从城市重返山旮旯,放弃“金饭碗”端起了“泥饭碗”,这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然而,廖学经就这么干了,而且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彼时,时年28岁的廖学经从民兵队长做起,再当上村委会书记,在村里兢兢业业地当了10年村支书。
当年的新坊江口地区,一个字――“穷”。闭塞的山沟沟里,到处是泥巴路,无法通车,3个村小组的群众出行只能走山路,翻山越岭,道路崎岖,安全隐患极大。要想富,先修路。见此情况,廖学经动起了修路的念头。可在那个时期,大家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修路的资金和工人从哪里找?一道道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廖学经没有退缩。没有资金,向上级争取、社会募集;没有工人,他带领村民义务投工,每天起早贪黑。终于,麦斜排至江口村的路修通了,山沟沟开进了手扶拖拉机,村子脱贫致富迈出了踏实的第一步。
有困难就去克服,这是廖学经多年来当村干部坚守的一个朴素的信念。廖老至今仍记得,有一年村里缺粮。他四处奔波着借粮救急,可在那个年代,“要么也缺粮,要么付手续费,我一咬牙,不借了,回村动员群众,把生产搞上去,慢慢地,情况就改善了。”
正是抱着这种决心,他带领着村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大力推进山上栽油茶、田里种粮食,发展富民产业;组织村民开办手工粉干厂、家禽养殖厂、榨油工坊等村办企业。与他共事3年的江口村老书记廖学棋也坦言,廖学经在工作上踏实肯干,虽然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但从不摆官架子,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当时都没想到他这么能吃苦,而且,很快就融入群众之中。”廖学棋告诉记者。
投身教育:18年扎根偏远学校,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在小松镇现任镇长廖成辉眼中,廖学经的另一个角色是一名良师。原来,在1971年卸任村支书后,廖学经听闻当时的茶山排村小组教学点因地处偏远,城里的教师不愿意来,来的教师又很难留得住,在此情况下,他主动请缨申请到教学点任教。那时的他,年近不惑,家中还有几个孩子,经济条件甚是困难。可廖学经怀揣着一颗热忱的为民之心,毫无怨言地选择了清贫的从教生涯。
廖成辉曾就读于廖学经任教的教学点,在他的印象中,廖学经既是严师也是良师,“虽然没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但他总是衣着整洁,严肃认真。”据介绍,当时学校只有两个老师,廖学经教数学。
那时候,廖学经白天守护着三尺讲台,对孩子们耐心细致教学,风雨无阻。晚上,则打着马灯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上门家访,生怕有一个孩子辍学。
廖成辉回忆说,当时,班里有个女同学,家里让她辍学,“是廖老师多次上门给家长做工作,最终那个女孩坚持读完了初中。”廖成辉告诉记者,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每年都会遇到三五个家境特别贫困的学生,为防止因交不出足够的学费而辍学,廖学经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为贫困学生垫付学费。18年来,廖学经累计为近100名贫困学生垫缴学费。
廉洁,也是廖学经留给学生们的一个深刻印象。“当年学费、杂费都是开学统一交给老师,每到学期末,他就会将每项支出列得清清楚楚,小到一根铅笔、一块橡皮擦,然后将剩下的钱分文不少地退回给我们。”廖成辉告诉记者。
廖学经的妻子邓建秀告诉记者,那时,廖学经每天起早贪黑地到学校上课,晚上批改作业到深夜,家中仅剩下她一个人干活是经常的事,“起初也不理解,但后来也慢慢理解他了。”她告诉记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过去,廖学经带过的学生们不少走出大山,闯出了一番自己的天地,而谈到这位老恩师,学生们依旧深深敬佩着他那敬业奉献、爱生如子、廉洁奉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