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 彭海燕 记者沈冠楠报道:夜幕降临,江西南昌赣江两岸灯火通明、流光溢彩。2015年,由近300栋建筑、60万盏灯共同构成的长达8千米的灯光秀,创下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经过南北延伸后的一江两岸夜景更加壮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代江西电力人砥砺奋进、接续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在红土地上绘就了壮丽的光明画卷。
电力工业腾飞助推经济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江西省电力总装机1.1万千瓦,全省人均年用电量不足0.8千瓦时。那时,江西采用小机组发电直供,没有形成电网。
70年来,江西电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电已经从过去的稀缺之物变成不可或缺的能源,成为助推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1954年,南昌电厂至320厂(现为航空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5千伏南三线建成,助力320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这是江西省第一条35千伏线路。江西省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自此起步。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江西电力工业展翅腾飞。1989年,赣州220千伏虎岗变电站投入运行。南昌电网以220千伏电压经新余、吉安、万安向赣州送电,结束了长期以来江西电网南北分割的历史,形成了220千伏统一电网。
进入21世纪,江西电网大跨步向前发展。江西省第一条500千伏线路――鄂赣联络线和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南昌变电站于2000年相继建成,江西电网正式迈入超高压“俱乐部”。随后,500千伏罗坊、进贤、石钟山、安源等变电站陆续建成。2010年,江西电网形成了以500千伏为骨干的主网架。
今年,江西电网建设投资额连续第4年超过百亿元。500千伏厚田变电站建设者在持续降雨的不利因素下,仅用14个月就完成了主体工程。强劲电力支撑着江西发展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8月23日,江西电网迎来新的发展里程碑――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9月20日,该工程(江西段)在吉安市安福县境内对首基铁塔基础进行浇筑,首个落地江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该工程将推动江西电网提质升级发展,打通江西参与全国大范围电力资源配置的通道,保障未来江西省用电需求和能源安全。
截至今年9月,江西省内500千伏电网已形成“两纵四横五环网”主干网架,并通过3回500千伏线路与华中电网联网;所有县域电网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220千伏变电站基本县县覆盖。
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江西电网的抗灾能力也显著增强。江西人不会忘记1998年特大洪水和2008年冰灾。面对极端天气考验,江西电力人用血肉之躯打赢了一场场硬仗。近年来,江西电网部分地区遭遇自然灾害的考验,主网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电网抗灾能力稳步提升。
此外,电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工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11年11月7日,500千伏石钟山变电站在国内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膺中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奖―――中国建设鲁班奖,实现了江西电力建设史上“零”的突破,表明江西电网工程建设质量总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今,机械化施工、超市化采购、装配式作业等新模式在江西电网的工程现场越来越常见。
70年来,江西电力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江西电网2019年6月统调装机容量达2567万千瓦,是1949年的6976倍;统调负荷在今夏创历史新高,达2231万千瓦,是1949年的4957倍;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428.77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12988倍。
“小太阳”照亮老区人民的生活
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史料记载,1934年,毛泽东同志看到村民燃烧松明子来照明时说:“革命胜利后,送你们一个‘小太阳’。”如今,“小太阳”无处不在,照进了乡亲们的家,也照进了大伙的心坎。
从1996年江西实现乡乡通电,到2007年江西“户户通电”工程竣工,再到2017年江西实现村村通动力电,新中国成立70年来,红土地上的老区人民实现了由“用上电”到“用好电”的飞跃,逐步感受到电气化生活的舒适与便利。
曾经,江西许多乡村电力设施“谁用电谁投资,谁投资谁管理”,普遍存在电网网架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电价高的问题。
改变始于1998年。当年,国务院部署“两改一同价”。随后,江西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拉开了“两改一同价”的大幕。6年后,江西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农村到户电价平均下降0.5元/千瓦时,创下全国降价幅度之最。
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启动。电网员工跋山涉水、立杆架线,历经十个月的苦战,把电送进了无电的偏远山村。全省67万无电人口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照明靠油灯、碾米靠水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