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明,映衬着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品格修养;文明,见证述说着一个城市的深刻变化和内核提升;文明更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高地和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以驰而不息的作风,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创建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当前,我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及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宜春等地正全方位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并以推进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契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报道好我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做法、好经验,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言行,助推创建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走,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文明进行时》专栏,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余红举
今年,随着地铁2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南昌市初步建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数据显示,南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前两年的40.9%提升到现在的60.54%,公共交通非现金(一卡通、移动支付等)使用率由25.8%提升至81%。
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南昌市民接受并倡导。
出行条件更便利
继90分钟内公交车换乘免费之后,10月12日这天,南昌市民又多了一项“城市福利”,南昌地铁APP“鹭鹭行”正式上线公交乘车码。一“码”通全城,打通了地铁与公交的互联互通。
目前,南昌200余条公交线路,有四分之一实现了与地铁对接,形成了通达城区的公共交通线网。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贺斯进表示,明后两年,每年将开通一条地铁线路。届时,南昌地铁运营里程将超100公里、日均客流超100万人次,市民出行更便捷。
南昌公交运输集团二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小平感慨道,现在公交自动排班、自动报站、自动限速,乘客一“机”在手,知晓公交线路,刷“码”乘坐公交、地铁,还可以定制公交,非常方便。
绿色出行成潮流
随着南昌公共交通设施的日益完善,市民出行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更加绿色、环保、低碳。选择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出行,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是一种文明、时尚。数据显示,南昌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225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约53万人次。目前,南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60.54%,其中常规公交占比33.92%,轨道占比15.07%左右。
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公共交通处处长余晓歌称,南昌还不断强化公共交通站点与公共自行车的无缝接驳,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舒适性、便捷性。
家住联泰香域滨江的史来福,在南昌市高新区雅言艺术学校工作。每天临上班前,看看“掌上公交”APP,就可知晓家门口的50路公交车到了哪,算好时间下楼,再换乘南昌地铁1号线到达单位。史来福说:“除选择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外,也会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应对短距离出行,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出行需求,还锻炼了身体。”
传递城市的温暖
公共交通就像城市的一扇窗户,能够感知一座城市的温度。华东交通大学交通专家查伟雄多次深入南昌调研公共交通运行情况。在他看来,南昌公共交通运行线路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延伸,南昌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享受着公共交通文明服务带来的温馨。
“现在的公交车驾驶员开车很稳,对待乘客有礼貌有耐心,车内环境整洁,乘车更加舒适了。”家住桃源小区的黄梅赞不绝口。
在每辆公交车内的醒目位置,有“禁止吸烟”的提示牌,乘客都会自觉地在上车前将烟掐灭。
不久前发生在南昌地铁1号线的情景,让《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点赞:一名乘客在南昌地铁1号线上呕吐后离去,一名姑娘俯下身,用纸巾将秽物擦拭干净。事实上,这样的凡人善举,在南昌地铁线上演了一次又一次,文明之风不经意间在车厢里流动,感染了每一位乘客。伴随着公共交通的不断延展,文明的种子也被带到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