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观鸟就到江西来

时间:2019-10-15

夕阳西下,一群候鸟在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嬉戏。

几只灰鹤在鄱阳湖都昌水域引吭“高歌”。

小天鹅在九江市柴桑区东湖飞翔。本报记者 梁振堂摄

本报记者 洪怀峰

今年,鸟类成为江西新闻“明星”,也成了江西新闻一个高频热词。从4月份开始,鸟类重磅新闻不断:

4月,我省在南昌举办了世界极危物种蓝冠噪鹛发现100周年论坛;5月,省林业局与本报发起江西省“省鸟”评选活动;6月,我省对外发布《江西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把观鸟游正式纳入规划;7月,我省吴城国际候鸟小镇生态基础设施改造、配套工程及生态环境整治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8月,14名科技人员历时12年编著的《江西水鸟多样性与越冬生态研究》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年底,江西省人民政府将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现正面向社会征集观鸟周品牌设计Logo。

种种迹象表明,江西正在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优势,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唱响鄱阳湖国际生态品牌、国际旅游品牌。

生态江西成鸟类天堂

自古以来,鄱阳湖就是鸟类的天堂。800多年前,杨万里途径鄱阳湖写下《舟次西径》:“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诗中呈现了候鸟、渔舟、芦荻、湖水……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良好的湿地生态是鸟类的天堂。”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站副站长王小龙,守护鄱阳湖30年,对鄱阳湖的珍稀候鸟如数家珍。

王小龙告诉记者,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抵达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为30万至70万羽,分别有占全球98%以上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和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群。

“江西鸟类资源丰富。”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军告诉记者,除了鄱阳湖的水鸟具有代表性外,江西还有不少地方适合开发观鸟游,如婺源的林鸟也有代表性。婺源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鸟类多达300余种,除仅分布于婺源的蓝冠噪鹛外,还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和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等。

“良禽择木而栖”,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高。鸟类纷纷作客江西,是我省优美生态环境的体现。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省份,我省初步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江西的山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位居全国前列;江西的水清,2018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97.4%;江西的天蓝,2018年全省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3%。

山绿、水清、天蓝,为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据江西省鸟类名录显示,我省鸟类达22目84科280属570种,占我国鸟类种数的39.52%。

万鸟齐飞景观经常上演

清晨,朝霞染红天际,一波又一波的灰翅浮鸥、白鹭集体起舞,形成蔚为壮观的“鸟浪”;黄昏,残阳铺水,一波又一波的“鸟浪”在金色水面上下翻滚,鸟儿们不停地变换队形,仿佛在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背景的舞台上进行一场盛大的表演。

这是一场令人震撼的视觉盛宴;这是一个世间永不落幕的鸟类迁徙奇观。

连日来,鄱阳湖迎来1万余只繁殖后的夏候鸟。王小龙告诉记者,灰翅浮鸥、大白鹭、小白鹭是夏候鸟,立秋后开始齐聚鄱阳湖,“吃饱喝足”准备南迁。

“夏候鸟南迁后,鄱阳湖将迎来越冬候鸟,值得一提的是,鄱阳湖集居着全球三大越冬鸟阵,分别是白鹤、天鹅、鸿雁越冬鸟群,这是全球最豪华的鸟阵。”王小龙告诉记者,届时,万鸟齐飞的壮观景象会经常在鄱阳湖上空上演。

王小龙向记者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江西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建立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长、英国菲利浦亲王,丹麦亨利克亲王、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基波博士相继来吴城考察,当他们在鄱阳湖看到翱翔蓝天、声鸣长空的鹤阵后,禁不住惊呼:“中国第二长城!”

吴城也因世界90%的白鹤在此越冬而成为“珍禽候鸟王国”,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争相前来,或考察,或观赏,由此成为旅游观鸟胜地。

从事观鸟旅游20多年的景德镇方圆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乐生告诉记者,观鸟就要到江西,特别是鄱阳湖。

“我每年都会带游客到鄱阳湖观鸟,曾目睹成千上万只小天鹅、鸿雁、豆雁、白鹤……一群又一群飞起,铺天盖地、遮云蔽日,有时宛若狂风卷地,有时如悬瀑垂落,十分壮观。”张乐生告诉记者,特别是鸟的鸣叫声此起彼落,还有那翅膀的拍打声,灌满天地,对很多观鸟者而言,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

张乐生说,其实在江西观鸟,除了鄱阳湖,还有很多地方值得一去。比如婺源鸳鸯湖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都昌有“中国小天鹅之乡”之誉;余干有“水中凤凰”水雉成群结队嬉戏奇观;遂川有千年鸟道;鄱阳湖达子咀是中国苍鹭之乡;南昌市新建区象山森林公园为白鹭王国等等。

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的这首诗,用来描述一种原生态观鸟游是最合适不过的。“人来鸟不惊”,这是观鸟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在婺源县江湾镇晓起村村民余志标的三层小楼楼顶就会出现“人来鸟不惊”这一幕。他家的楼顶上,能够近距离观察“熊猫鸟”。

“熊猫鸟”学名白腿小隼,因脸部像熊猫而得名,是世界濒危鸟类。余志标家因国内外游客前来观鸟走上了致富路,他也因此成了“鸟网”婺源联络站站长。余志标告诉记者,每年通过“鸟网”到婺源观鸟的游客至少有20多万人次。

余志标的经历与他见证的婺源观鸟故事,说明利用生态优势与丰富的鸟类资源,完全可以端上“生态碗”,吃香“观鸟饭”。

对此,在鄱阳湖畔护鸟38年的李春如充满了期待。李春如一家住在都昌县多宝乡李洞林村,这是一个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上的小岛。“这里有500亩山林,30多年来,我在这里种树护鸟,慢慢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鸟到这个岛上来。”李春如告诉记者。中国林科院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专家组曾来到这里考察。据专家测定,岛上夏候鸟有11种,是鄱阳湖鹭鸟集群繁殖地之一。冬候鸟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白额雁、鸿雁、灰雁及各种野鸭。常见林鸟有白头鹎、翠鸟、喜鹊、乌鸦、画眉、八哥、黄鹂等40余种。

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观鸟游在此却是一片空白。“我这里没有观鸟台,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也不行。”李春如告诉记者,对于观鸟游,他个人是无法投入与规划的。

李洞林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恰恰是我省拥有丰富鸟资源,却未形成可观的旅游市场的真实写照。但令人欣喜的是,今年6月,我省对外发布了《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重点推出“环鄱阳湖生态游”,建设鸟类博物馆和观鸟平台,2021年实现环鄱阳湖旅游公路区域贯通,观鸟游、花海游、湿地游、赏豚游等业态均匀分布,创建1至2个高等级旅游品牌。这也是观鸟游首次写进官方旅游规划文件。

对此,江西师范大学邵明勤博士告诉记者,观鸟游200多年前在英国等西欧国家兴起,并作为一种时尚的户外运动流行。我国观鸟游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的民间观鸟活动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如今全国观鸟人群迅速增长,观鸟游产业每年蕴藏的商机不下100亿元。近年来,湖南的洞庭湖、广西的弄岗、河北的北戴河、福建的武夷山等地,凭借良好的观鸟游资源,纷纷打出观鸟游这一特色品牌。相对于中国观鸟游这一巨大市场,目前江西观鸟活动规模还不大,作为生态旅游产业还只是刚刚起步,因此作为鸟类比较齐全,珍稀、濒危鸟种众多的江西,发展观鸟游有很大空间,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指日可待。

专家观点

观鸟游是发展生态旅游最佳载体之一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戴年华

鸟类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它们还有更广阔的外延――鸟类资源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科学有序的观鸟游既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能延长旅游周期,是我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载体之一。

不过,我省发展观鸟游,有些问题还是值得重视:

首先,观鸟生态游路线要进行科学规划和推介。江西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观鸟点有:婺源的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晓起村、石门村等地,遂川的营盘圩乡等地,都昌的朱袍山至三山湖区、矶山湖、李洞林村、马影湖、达子咀、多宝乡等地,余干的康山,南昌市新建区的南矶山,铅山的武夷山,龙南的九连山,宜丰的官山,靖安的九岭保护区等,均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旅游相关部门应根据鄱阳湖区水鸟资源和省内森林鸟类的分布特点,形成清晰的观鸟生态游线路指南,避免游客的盲目性及旅游团体的盲目指导。

其次,强科普、补短板,编著观鸟资料手册,加快培养专门人才――观鸟导游。我省要发展观鸟游,急需熟悉我省鸟类分布、鸟种及生活习性的专门职业人才。培养观鸟导游,有利于助推观鸟游向高质量发展。

第三,大力开拓专业爱鸟护鸟观鸟爱好人群和业余观鸟观自然休闲人群两个细分市场,做好相应服务工作。专业爱鸟护鸟观鸟爱好人群一般包括从事鸟类研究的专家学者、资深观鸟爱好者、专业摄影师等,针对此类人群可以走精品路线。

业余观鸟观自然休闲人群主要包括本地城市居民、外地自驾车旅游者、背包旅行客和以观光游玩、研学旅行为目的的团队旅游者,针对此类人群可以开发大众观鸟游产品。

第四,建立鸟情监测预报体系,定期开展鸟类资源的普查和长期定位生态观察等科研工作,监测鸟类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态习性,制定观鸟规范,划定保护区、观鸟区和开展相关的保护管理。

处理好观鸟与护鸟的辩证关系

景德镇方圆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 张乐生

江西的观鸟游,在旅游界知名度不高,与其拥有的鸟类资源不相匹配。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主导搭建鸟类科普生态教育平台和观鸟摄影大赛,比如可以在共青城、吴城、婺源建立鸟类博物馆,作为观鸟科普平台,吸引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来研学旅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鄱阳湖生态观鸟游,作为江西和国际生态旅游链接的纽带,进行宣传与造势,比如可以顺着白鹤迁徙的路线开发一条观鸟风景线,开设关于国际白鹤保护的论坛。

观鸟游一定要处理好观鸟与护鸟之间的辩证关系。江西在开发观鸟游时,必须科学规划,严格将人工设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把对鸟类栖息地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观鸟游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比如,在食宿、交通等方面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敦煌莫高窟游客预约模式值得江西借鉴。观鸟游的核心观鸟区,有的是国际重要候鸟保护区,有的是鸟类重点保护区,应该限定每年接待人数,对来访者采取提前预约等措施,避免游客过多,对栖息的鸟类产生干扰。

记者手记

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尝试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年来生态旅游以每年20%的增速发展,是旅游业整体增长速度的2至3倍。观鸟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引起许多省份的关注。

广西弄岗通过一只“弄岗穗鹛”,不仅让弄岗名动天下,还令广西有了生态旅游新业态――观鸟游,带动当地百姓走出一条观鸟致富路。

弄岗现象告诉我们,观鸟游与观鸟产业潜力巨大,值得大力发展、悉心培育。江西发展观鸟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鸟类资源丰富,珍稀、濒危鸟种众多,可以挖掘开发特色鲜明的观鸟游。

一方面,我省可通过合理布局、得当开发,使“观鸟经济”和资源及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让江西永远成为鸟的天堂,实现百姓受益、鸟类受益,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另一方面,我省观鸟游应该着重突出生态鄱阳湖,因为这里冬季迁徙的鸟类栖息的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种类珍稀,这是讲好江西观鸟游故事最生动的素材。

我省把发展观鸟游写入《三年行动计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的一次江西实践与探索,也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尝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2月,我省将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观鸟平台,以国际化的视野,借助观鸟前沿阵地,打造面向世界的生态旅游新名片,让世界人民了解生态鄱阳湖、生态江西。

  • 上一篇:问政快报(2019.10.15)
  • 下一篇:今冬首批灰鹤抵达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