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重阳节过集体生日。
本报记者 余红举 文/图
“这里环境好,服务更好。每天有专人量血压、测血糖,平时可以与邻居一起唱歌、跳舞、写字……”说起绿康国际老年城,作为首批入住者之一,今年90岁的吴秋凤对“家”颇为满意。
南昌市青山湖区多个乡镇养老院拆除后,2012年,政府投资1.6亿元兴建了青山湖社会福利中心,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青山湖区经过到沿海地区考察,决定将青山湖社会福利中心办成“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最终,由浙江绿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并在2016年8月25日正式对外营业,取名绿康国际老年城。
一按铃就上门
老年人很安全
10月9日,记者走进绿康国际老年城,宛如来到了一个高档小区,从外观看,完全不像是养老院模样。据随行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分为养老院、康复医院、书画体验区、广场舞区以及老年病研究院,目前已入驻老人600余名。
83岁的江辅炎,是南昌航空大学的一名教授。他远在加拿大的儿子担心父母年迈出现意外,经过家人商量,江辅炎决定选择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养老。经过考察,江辅炎选择了绿康国际老年城。
每天早晨,江辅炎和老伴起床散步,然后约几个老友打牌、聊天。谈及在绿康国际老年城的生活,江辅炎直言:“比住家里更安全,也让家人更放心。”他说,“老年人最怕突发疾病,今年5月,老伴突发疾病,一按铃,几分钟医生就上门,让我们很有安全感。”
在绿康国际老年城,73岁的黄爷爷每天都要起身行走一会儿。此前他因病5年多无法下床。两年前,老人送来时意识模糊、言语迟钝、四肢无力;由于长期卧床,全身多处压疮,腹部及四肢布满水泡,感染严重。
“黄先生入住老年城,有专业护理人员照料,也有全科医生团队治病。”绿康国际老年城相关负责人燕家白说,他们请各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订治疗方案,老人病情大大好转。
青山湖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小强说:“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提供医疗,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医养分离’的窘境,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整个社会。随着2014年国家倡导‘医养结合’,医与养之间的藩篱正在逐步消除,医与养融合发展,由此带来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的提高。”
医养融合共生
生活多姿多彩
生活好了,养老不再是满足温饱,看病方便还要生活多姿多彩。这也是年过八旬的蔡景文中意绿康国际老年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三四分钟路程就有一个康复医院,能用医保,普通的老年药种类齐全,看病还不用排队。蔡景文退休前曾是一名小学老师,从小爱好书画。一进养老院,她就相中了书画室对面的房间,并包下了一间两人房,这样出门就能写字、画画,自在方便。
“住这里比在家请一个保姆省钱省事。”蔡景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是一人一床,1400元,包间房每个月2800元,护理费、吃穿加起来,一个月开销3500元。“退休工资每月还有剩余,比一个人待在家里更充实。”蔡景文在绿康国际老年城组建了“忘龄族”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到周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其乐无穷。
记者在绿康国际老年城采访,真真切切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暖心画面,也能从老人脸上看到幸福感。燕家白表示,为自理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休闲娱乐、营养餐饮、健康管理等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一级护理康复医院,设有内科、检验科、放射科等,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为失能、失智、残障等需要医疗护理的老人提供老化预防、康复护理、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实现了养生、养老、养身的医养结合一站式服务,医院办养老,实现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养生的无缝连接,入住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医疗、护理和康复的高品质服务。
记者手记
“医养结合”模式可以更多些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健康养老、安享晚年带来了福音。青山湖区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模式,保障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公益性,扩大了医疗服务的覆盖面,也保证了企业可持续经营。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除了为老人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基础服务,还能提供专业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从而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得到老人及其子女的点赞。
老龄社会的到来,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医养建设中。我们希望“医养结合”模式可以更多些,这样老年人选择的机会就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