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海华 文/图
核心提示
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既让企业得到发展,又让村集体增加收入,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答案是有的。从去年底开始,鹰潭市余江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引导企业将生产实体转移延伸,在各地农村打造“产业下沉”就业扶贫车间,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老百姓三赢的局面。
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9月30日,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沙溪村渐湖口村小组,金色的稻田和白墙灰瓦的民居中,一栋崭新的厂房显得特别醒目,厂房墙顶上刷着“产业下沉扶贫车间”几个大字。走进车间,几十名工人正在各自工作台前忙碌着。如今,在余江区,这样的车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产业下沉”车间52个,在建12个。
什么产业适合“沉”下去?
并非所有产业都适合“落户”到农村去,当然,更不是所有产业都适合余江的农村土壤。要解决产业下沉的问题,首先就得弄清楚什么产业可以“沉”下去。余江区扶贫办副主任刘海平告诉记者,余江“产业下沉”遵循立足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乡多品、多乡一品”的思路,大力扶持发展眼镜、雕刻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绿色节能、智能穿戴、电子信息、小饰品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正如刘海平所说,无论位于平定乡东脑村的鹰潭市世宏光学有限公司的“产业下沉”扶贫车间,还是位于黄庄乡的江西文华光学有限公司的“产业下沉”扶贫车间,都是余江传统的眼镜产业。而在马荃镇马荃村桥背村小组,一栋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产业下沉”扶贫车间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厂房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间雕刻产业的扶贫车间。“马荃是余江雕刻的重要发源地,所以我们决定把雕刻产业‘下沉’到马荃来。”吴林高是余江扶贫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对“产业下沉”情况相当熟悉。他告诉记者,余江微型元件产业、照明产业等当地特色产业如今也已经加入到了“产业下沉”的队伍当中。
除了当地传统特色产业,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成为“产业下沉”的重要力量。这些技术含量不高,普通老百姓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即可上手的“活儿”很受农村百姓的欢迎。为此,余江区还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将原有或自己掌握的订单资源、代加工资源带回家乡加工生产,承包创建“产业下沉”车间。
平定乡沙溪村渐湖口组的“产业下沉”扶贫车间便是“能人回归工程”的成果之一。公司负责人吴春江以前在外打工,从事数据线生产。这些用于视频监控、高清电视的数据线听起来似乎很有技术含量,但其实生产过程中的大多数工序都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为此,吴春江决定回乡带着村民们一起干。他拿着一根数据线向记者解释道“比如说分线这个工序,只需要工人们把数据线端口处的线一股一股分出来就行,只要眼神没问题,谁都能干。”
正是因为工序简单,车间里不时可见正在劳作的老人以及残疾人。45岁的吴想福是一名聋哑人,自从“产业下沉”扶贫车间办起来之后,他便一直在这里干活。
产业如何“沉”下去?
要把生产实体“沉”到村民们家门口,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场地问题。而对如今的余江来说,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场地。近年来,余江利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契机,拆除了大量“一户多宅”宅基地,以及大面积的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等,腾出了大片的集体土地。而这些土地正好用作建设“产业下沉”扶贫车间。
吴林高告诉记者,从去年以来,余江区共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190万元,新建14个“产业下沉”扶贫车间,分布在平定、潢溪、画桥等多个乡镇。
当然,并非所有的“产业下沉”扶贫车间都需要通过新建厂房来实现。余江区还充分利用乡镇、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等闲置房屋,改作厂房之用。潢溪镇王家渡社区的一家扶贫车间,便是坐落在辖区一所已经闲置了的学校内。
产业要做到真正“下沉”,场地是基础,但关键还得靠精准的政策扶持和管理。为此,该区制定了《“产业下沉”车间创建与管理暂行办法》,从“产业下沉”车间创建标准、运行管理、考核评估、奖补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并由当地就业部门统一为“产业下沉”车间吸纳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购买工伤保险。
为了鼓励“产业下沉”扶贫车间吸纳更多贫困人员就业,余江区根据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数量,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产业下沉”车间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并按所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所获得报酬总额的30%给予“产业下沉”车间奖补。“另外,区里面向贫困人口推行‘短平快’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下沉’车间的技能培训需求,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免费培训项目清单制度。”刘海平说。
在“扶”的同时,余江对于“产业下沉”扶贫车间也强化了风险管控,建立了“产业下沉”扶贫车间退出机制。吴林高告诉记者,该区对停止生产经营且经帮扶之后仍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产业下沉”车间,或者贫困人口就业收入低于“产业下沉”车间认定标准的“产业下沉”车间,取消其称号和享受“产业下沉”车间扶持政策的资格。
怎样让“沉”下去的效果“浮”上来?
“产业下沉”的效果好不好,先得听听老百姓怎么说。
67岁的沙溪村低保户吴银才被吴春江聘为“产业下沉”扶贫车间的厂长,负责车间的日常管理。吴银才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残疾,自己又要在家照顾孙子,所以只能在村里找一份工作。而目前这份工作显然再合适不过了。
吴春江给企业定了一条招工标准――贫困户、低保户优先,60岁以上留守老人优先。他告诉记者,自从今年9月1日搬进这栋“产业下沉”扶贫车间后,有约100名附近村民在这里上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2名,低保人员21名。
对吴银才这样的村民来说,“产业下沉”扶贫车间确实给了他们一个实实在在的脱贫机会。
而对壮大村集体经济来说,“产业下沉”同样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建设‘产业下沉’扶贫车间,区里负责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村集体负责提供场地,建成后产权归属村集体。”刘海平告诉记者,根据区里的规定,这些新建的“产业下沉”扶贫车间租给企业后所产生的收益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5%。以平定乡沙溪村渐湖口组的“产业下沉”扶贫车间为例,区里投资110万元建设厂房,企业年租金则不少于5.5万元。这也就意味着沙溪村每年有不少于5.5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当然,余江区对这些村集体收入的使用也戴上了“紧箍咒”。根据该区《扶贫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这些村集体收入在脱贫攻坚期内全部用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余江区扶贫办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产业下沉”实施以来,全区已有775户贫困户受益,约占全区贫困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另外,脱贫攻坚期结束后,这部分资产收益还可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投资总额的5%对于村集体而言可算是一笔大收入,但对于“下沉”的企业来说,却是“花小钱,办大事”。不少企业受限于工业园区用地紧张,难以扩大规模,即使有地新建厂房,投资额也需数百万元以上。而“下沉”则给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鹰潭市世宏光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四红深有感触地说,“产业下沉”不仅能帮助乡亲们致富,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自己解决扩大规模的问题。
位于潢溪镇王家渡社区的余江征途体育用品加工厂是余江工业园区一家企业在这里设置的加工车间。车间负责人陆路建直言,之所以在这里设置车间,就是因为招工更简单。
显然,余江“产业下沉”的多重效果已渐次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