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荣 朱修林 本报记者 练 炼
眼下水稻收割接近尾声。在修水县上衫乡洪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总经理樊细连正在了解今年合作社的收成情况。今年修水遭遇大旱,当时正值水稻抽穗灌浆关键期,许多良田因缺水灌溉而减收。“虽然减收面积达434亩,但仍有666亩稻田收获26.5万公斤谷子。没关系,明年再来吧。”樊细连自信地说。
樊细连1987年出生于修水县石坳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她与丈夫一道从事铝合金经营。樊细连从小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觉得自己应该在农业上做点文章。2011年,她报考了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函授班,系统学习农业知识。2015年毕业后,她选择回修水从事粮食种植工作。樊细连丈夫是上衫乡人,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广,当年樊细连就在该乡下衫村流转土地545亩,成立洪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野香优、美香占、兆优5431等18个水稻品种。
“书本学来的东西与实际操作有明显不同。第一年由于技术不过关,损失8000多元。”樊细连说。为了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樊细连没日没夜在田间研究。
樊细连坚持从源头着手,种子选购、底肥施放、生物用药……她坚持有机操作,始终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她将水稻种植过程输入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所种水稻的各种信息在平台上都有记录。“目的是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问效,确保产品放心,质量可靠。”樊细连说。
近年来,她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为了实现机械化操作,樊细连投资100余万元,实现产收供销一体机械运行,确保产品质量与效益双提升。她注册的“爱米隆”商标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先后在上海、南昌、九江等地展销,获得多个奖项。在发展水稻种植的同时,樊细连还进行200余亩水面养殖和300亩油菜轮种,年产鲜鱼50吨、菜油60吨,通过走“稻-鱼-油”轮作方式提高效益促转型。
5年来,她的洪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规模越做越大,从最初的545亩发展到现在的1100亩,粮食产量从最初的25万公斤增加至现在的50余万公斤,社员也从最初的5人增加至102人。下衫村有贫困户120户412人,农民创收难,产业发展难,农业提效难。樊细连以合作社为基地,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基地”模式,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耕作,吸引散户360余户入社,带动15户贫困户自主就业创收。优先安排6个就业岗位给贫困户,按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发放。同时,对合作社贫困户提供免整地机械费、免遥控喷药播种费、免收割后烘干费服务。洪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授牌“江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成为一家“服务农业、带动农村、现代化耕作”的示范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