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王忠的“轨道人生”

时间:2019-10-24

高 晋 本报记者 余红举

今年55岁的王忠,是鹰潭工务机械段的一名职工,他所在的向塘长轨基地是全国铁路16个高铁焊轨基地之一。在这里,一根根短钢轨被焊接成长轨,铺设到千里铁道线上。

10月12日,记者来到向塘长轨基地焊轨车间,工作场面热火朝天,即将退休的王忠仍然忙得不可开交。1996年,南昌长轨段应运而生,年轻肯干的王忠被选中,成为一名机修钳工,负责焊轨设备的养护。2000年,王忠成为车间质检员。4年之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的沪昆线(原浙赣线)开始改造,最高时速由120公里变成200公里。这次供轨对钢轨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有些线路问题在提速前“无伤大雅”,在提速后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王忠解释道,以平顺度为例,原来规定相差1个毫米就算合格,新的要求规定平顺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

当时,生产时间正值夏日,钢轨表面温度达到40℃左右,王忠负责钢轨的出厂检验,他带着检查组每天要完成400多个接头的测量,寻找工艺的缺失点。

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中国高铁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为了保证高铁用轨安全,每焊接500个接头要做一次生产检验,检验焊接的质量。1吨的锤头从5.2米的高空自由落体,连续5个焊接试验头不被砸断才算合格。“每次锤子砸下的那一刻,我心里就一阵紧张,怕接头质量不能过关。”王忠说,“经过三个月落锤试验,高铁用钢轨的工艺参数终于满足了要求,此时试验用的焊头已经达到3000多个。”

2012至2014年,我省迎来了高铁发展高峰期――沪昆线、合福线等高速铁路从“虚线”变成“实线”。负责供轨任务的向塘长轨基地也迎来了供轨高峰,年均供轨量超过1500公里。“就像20年前一样,心中有股劲,想为铁路多作贡献,供轨量从未少一根,也未耽误一分钟。”王忠说。

截至目前,向塘长轨基地共焊接钢轨1.7万公里,铺设于京沪、沪昆、武广、合福等高铁线路上,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

  • 上一篇:快乐美丽与年龄无关
  • 下一篇:南昌困难老人获“居家养老礼包”